新聞中心
站內搜索
|
新聞中心 上月底,天天快遞再次被曝與客戶發生肢體沖突
發布時間:2013-08-16 瀏覽次數:339 返回列表
繼上月中旬與客戶發生肢體沖突并間接致人受傷后,上月底,天天快遞再次被曝與客戶發生肢體沖突?;泳S權欄目熱線記者聯系天天快遞總部后,對方回復稱涉事員為僅上班幾天的新司機,已不在公司工作,公司負責人向客戶表示歉意。 司機與客戶發生肢體沖突 何女士稱,她朋友于7月24日從本市通過天天快遞向她寄送水蜜桃,7月27日,天天快遞終于將水蜜桃送到門下。 何女士說,由于市內快遞經過了三天時間才到,收件時,她丈夫就抱怨:“送得這么慢,還不知道水蜜桃壞了沒有。”“沒想到,聽我丈夫這么一說,天天快遞人員就吼了起來:‘愛簽就簽,不簽拉倒。’”何女士說,考慮到天氣這么熱,快遞人也挺辛苦,便沒有多計較,簽收了。 何女告訴記者,就在即將轉身離開之際,意外發生了——她丈夫再次嘀咕了一句:“如果忙不過來,就不要接那么多活呀。”天天快遞人員聽到后,車內司機等3人便沖向她丈夫,其中司機與她丈夫發生了肢體沖突。“快遞送遲了,客戶不滿意難道還不能夠表達?天氣熱,快遞員辛苦,辛苦了就可以隨便打人?”何女士對天天快遞人員所為“非常失望”。 徐匯分公司承認責任 7月27日下午,青年報“老羅幫你忙”互動維權欄目熱線記者接到投訴后立即聯系天天快遞杭州總部,有關方面負責人稱:經調查,員工沒有與客戶發生肢體沖突;司機系新員工,事發后即自動離職。 7月29日晚上,記者再聯系天天快遞負責上海有關業務的宋(音)先生,對方承認司機與客戶何女士丈夫發生肢體沖突一事后稱,司機確為天天快遞徐匯分公司新員工,上班才幾天,事發后已自動離職。記者詢問司機名字,以便進一步調查。宋先生稱不知道該新員工名字。 記者詢問天天快遞方面:新員工上崗前是否也要進行培訓?得到的答復是:要進行培訓。宋先生承認,公司員工管理不到位,首先通過本報向何女士及其丈夫致歉,并愿意上門致歉。 7月30日,記者實地前往天天快遞位于長橋鋼材市場內的徐匯分公司辦公地點采訪,見到了有關方面負責人杜小姐和網管經理王先生,他們稱,天天快遞徐匯分公司原來為加盟網點,7月15日,加盟商撤出后,大部分業務停止,只由公司總部派人處理后續事宜,何女士快遞因此才于7月27送貨上門。 送貨上門那天,網管經理王先生、老司機劉先生和新司機周先生一同前往。王先生和杜小姐介紹,周先生是在事發前一天才被天天快遞以“天天快遞徐匯五部加盟商”名義招聘進來,尚處“試車”階段。給何女士送快遞前,他們按天天快遞“慣例”沒有事先聯系何女士,趕到何女士門口時,何女士不在家,他們等了半小時。 雙方見面后,何女士方面嫌快遞送貨時間太慢,而天天快遞三人則因等了半小時覺得等候時間過長,便發生了語言沖突,就在離開之際,新司機周先生再次聽到了何女士丈夫嘀咕聲,就沖下車去。王先生與劉先生也迅速沖了下去。王先生解釋,他與劉先生沖下車,不是去與客戶方發生肢體沖突,而是去把周先生拉回來。 對于此次肢體沖突事件,杜小姐和王先生都承認公司有責任。他們說,按公司規定,無論客戶如何嘀咕,對服務如何不滿意,工作人員都不能主動與客戶發生肢體沖突。 分公司稱“惹禍”新員工已辭退 杜小姐與王先生均稱,天天快遞對加盟商用人方面制度規定必須先培訓才能上崗,培訓包括理論培訓和技能培訓。理論培訓注重軟性服務要求,一般在技能培訓前培訓。此次肢體沖突前,周先生沒有接受理論培訓——正因為沒有進行理論培訓,周先生年輕氣盛下難以承受客戶指責之辭造成的壓力,才會發生此次肢體沖突。 為什么沒有培訓,就讓新員工開車了?杜小姐和王先生否認讓周先生開車是技能培訓,而是試車,他們解釋,試車是檢驗該新員工是否能勝任快遞司機這一職務的一個程序,由于是試車,才會有老司機在車上。杜小姐和王先生稱,天天快遞沒有規定要求新員工試車前要進行理論培訓,由于試車中與客戶發生肢體沖突,周先生試車未通過,被公司辭退。杜小姐與王先生提供了周先生聯系方式,但記者撥打其手機,沒有人接。 記者提出查看天天快遞新員工培訓與管理制度要求,杜小姐說現場沒有,但愿意把制度文件發到記者郵箱。但記者至截稿前都沒有收到。本新聞轉載來自于佛山物流www.gdft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