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
首頁 > 歡迎光臨
龍鼎旺(紅泥小火爐)歷史由來--"龍鼎旺"是滿語,漢意為興旺,吉祥。起源于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在歷史上被稱為"清王朝宮廷第一火爐",專供皇家御品,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所筑。相傳當年努爾哈赤率兵打仗,由于冬季氣溫較低,于是命令其部下鑄造宮廷御爐,以取火住帳。一日仆人將端來的紅薯不慎失手跌入爐中炭火中,皇太極急忙命部下取出,當仆人招來工具拾起紅薯時,發現食色飽滿,外焦里嫩,頓時萌生火爐烤物的想法,后來在各部落推行,因此得名"龍鼎旺紅泥爐",滿語寓意"吉祥興旺火爐"。清代以后,在赫圖阿拉還建有紅泥火爐節等諸多節日。辟有十里商賈鬧市,車水馬龍,呈現一派繁華景象。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如今的現代人用火爐烤肉等多種食材,而"紅泥火爐工藝"則經因了400來年的風風雨雨流傳至今!
紅泥烤爐發明人馬闖先生專注于紅泥烤爐研發,走遍全國各地,從2006年開始研制紅泥烤爐燒烤、紅泥瓦片燒烤、歷經十一年發展到龍鼎旺紅泥烤爐廠。紅泥烤爐、紅泥瓦片燒烤在2006年作為一種全新的燒烤方式,一經問世徹底改變了傳統燒烤煙熏火燎或直接接觸金屬等有害物質的燒烤模式,代之以含有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的紅泥烤爐及紅泥瓦片封閉烘烤,即保留了食材的營... [詳細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