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區別
競爭因素不同
多數家具出口企業的產品缺乏品牌知名度,無法顯現品牌優勢,甚至一些企業沒有自己的獨立品牌,只是作為國外品牌的代工者,企業的品牌意識和打造品牌的能力均有限。雖然也有很多外銷企業在積聚一定實力后,開始打造自有品牌,但品牌美譽度不高,影響力有限,多數徘徊在依靠苦力生存的邊緣線上。
國內市場,由于各廠家的基礎競爭條件相差無幾,成本優勢不如國際市場一般明顯,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具市場已逐步走出靠低成本取勝的階段,品牌競爭力已經是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一些出口品牌還不為國內消費者認可。
客戶需求不同
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由于地理區域、消費文化、消費能力等方面差異,使客戶需求表現明顯不同。
主要表現為:
一是客戶購買習慣和價值因素不同。家具出口面對客戶要么是代理商或貿易商等中間商,要么是為國外企業貼牌生產,他們比較重視成本、質量穩定性等因素。國內市場的客戶除經銷商外,大部分是直接需求者,他們在購買時更注重品牌、產品價值、產品風格和性價比等因素。
二是消費需求層次不同。 消費需求同經濟發展水平是密切相連的,發達國家市場上,需求層次相對要高。改革開放雖已近30年時間,但我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因此需求層次也不盡相同,在一線城市及東部發達地區的需求層次相對較高,但在二、三線城市及中西部地區的需求層次則相對較低。
營銷渠道要求程度不同
由于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開放程度相對較低,出口企業在國外廣泛設立銷售渠道的還很少,出口企業的客戶高度集中且比較穩定,企業靠幾個穩定大客戶生存的情況并不鮮見,往往企業是按照客戶提供的樣品標準生產,也不存在新產品推廣的情況,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心思在渠道運作方面。
而在國內市場,必須有豐富的營銷渠道運作經驗,建立合理的渠道網絡,并做到渠道的精細化操作,如對經銷商和代理商的甄選和考核,對終端店面的選址、促銷等,精細化操作要求很高。
營銷職能強度要求不同
家具出口企業主要依靠成本優勢,競爭處于低層次,客戶渠道屬線型渠道,而不是網絡型渠道,營銷職能非常弱,有些只限于與固定客戶的業務聯系和關系維護上,而在產品規劃職能、促銷職能、定價職能、渠道規劃職能、品牌規劃職能等各方面比較薄弱,大部分OEM、來料加工企業甚至處于空白狀態。但在國內市場上,目前市場競爭發展已經較為激烈,營銷職能發揮得比較成熟。
二、變中求勝
出口企業轉向國內市場后,由于環境大變,客戶群不同,所采取的營銷戰略就必須進行調整。出口企業應結合市場環境、自身狀況和消費者的特點提出有效的定位,畢竟中國的市場環境與國外的不一樣。同樣的產品,外國人喜歡,中國人不一定喜歡。要想在國內市場上有所作為,須結合消費者、競爭環境和自身狀況提出合理的戰略規劃和定位,找準市場切入點,制定出一套與國內市場環境相適應的定位。選擇自己發展的方向,做好品牌塑造、渠道規劃、產品結構調整和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實施品牌制勝戰略
目前的國內家具市場競爭已越來越成熟,靠單點優勢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依靠以品牌為核心的體系化制勝時期,進入到品牌制勝階段,競爭力因素聚焦到品牌上,沒有品牌就沒有競爭的核心,就沒有持續發展的根基。普通消費者很難理性判斷產品的質量好壞,他們更相信品牌的力量。所以出口企業必須了解自身的優勢,塑造自己的品牌,實施品牌制勝戰略,做好品牌定位和品牌推廣。
目前,國內市場運作好的家具基本是屬于在品牌建設上有所建樹的企業,如大富豪、耀邦、皇朝、中信等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轉內銷的出口家具企業在品牌建設上,要根據自身戰略定位和品牌定位來規劃未來的品牌方向,并且根據國內的消費者狀況和媒體狀況,規劃具體的品牌推廣措施和方法。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中,廣告在營銷中具有強大的推動力,品牌是否成功也是品牌推廣的必由之路。因此,出口企業要同專業雜志、專業性展會建立戰略聯盟,多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把廣告、促銷、公共關系、直銷、CI、包裝、新聞媒體等一切傳播活動都涵蓋到營銷活動的范圍之內,使企業初進入市場時就發揮強大的品牌效應,突破市場現有品牌控制的局面,在消費者心智中占領應有的份額。
做好渠道規劃與管理
渠道網絡完善和精細化程度對家具產品的流通和銷售起著相當重要作用。國內市場運作的第一個環節就是招商。沒有經銷商,你的產品就無法與消費者接觸,自然也就無法銷售。大部分出口企業在國內市場基本是一片空白,對國內市場不熟悉,缺少渠道運作的經驗和能力,沒有建立良好的渠道模式和制訂合理的渠道政策,不知道經銷商最關注的是什么,不知道從哪些方面來完善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政策可以吸引經銷商加盟,什么政策可以讓經銷商投入足夠的精力來經營,其他政策也不能真正到位。
因此,設置市場營銷網絡時,應根據企業自身的實力、發展戰略,以及市場需求的地區差異、分布特點,恰當地進行市場營銷網絡的布局工作,建立完善的渠道管理政策。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滿足經銷商的利益,從渠道開發政策、渠道激勵政策、渠道控制政策、渠道優化政策等多方面讓經銷商覺得你的產品有利可圖;同時,配備適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渠道管理的執行力,對渠道運行的規范性和效率進行控制,使企業的產品能夠經濟高效和暢通地送達顧客手中,并以此鞏固和發展企業的戰略基礎。
調整產品結構,適應市場需求
國內市場的需求與國際市場截然不同,出口企業對國內市場競爭狀況和消費者需求情況都不甚了解,因此須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在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之前要進行深入、廣泛的市場調查,以使調整的產品結構適應國內市場需求。企業要根據市場定位來調整產品結構,產品結構不僅在類別上,而且在價格上、數量上都必須同企業的戰略指向保持一致。從而使產品結構與品牌定位相吻合,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符合。
健全營銷組織體系
對想開拓國內市場的企業,如果少了有效的組織保障,任何美麗的規劃都只能成為一紙空文。產品研發、生產、品牌規劃、市場運作、傳播、產品銷售都需要不同的部門進行執行和管理,很多出口企業外銷時沒有健全的部門設置,進入國內市場后必須搭建起健全的營銷組織體系,才能使企業的品牌塑造、渠道建設、產品調整等系統措施得以順利執行。出口企業要構建以營銷職能為核心、其他職能輔助營銷職能的企業組織架構,突出營銷部門在企業運行中的主力作用,所有的崗位都應該接近市場一線和消費者,以迅速提升營銷效率。與此同時,還要強化組織執行力,細化組織分工,重點抓好營銷渠道銷售管理,并加強營銷培訓,對各層次、各崗位的營銷人員進行培訓。
做好樣板市場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很多經銷商都是謹慎經營,而終端是家具企業產品、品牌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場所。在未來大賣場和專賣店唱主角的終端環境下,終端的單店營業力將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因此,出口企業首先要“搶灘登陸”品牌大賣場,國內市場上,不論自營或是支持主要客戶,一定要先做好幾個樣板市場,注重打造終端形象,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好的樣板專賣店或樣板市場,成功推廣的幾率就會成倍提高。再通過對終端單店營業力的打造和提升,達到企業終端全面營業能力的提升,以帶動企業銷售額整體提升。
保持產品品質
品牌不是靠廣告支撐的,而是以完美產品品質為基礎,以系統科學的品牌管理、堅定不移的品牌戰略為手段,靠團隊在長期的分工合作、整體運作、協同發展中而形成的。品牌承載的基礎就是產品,產品質量是品牌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生存之本,劣質的家具產品很難在國內市場上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堅持做好產品的品質,保證售后質量方面不出現問題,決定著出口企業內銷的成敗。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國內和國外的消費習慣和審美觀念,對現有的出口產品進行改善,加大開發投入,轉椅注重產品研發,以提升品牌的含金量。
現在,中國家具行業還處在一個低級競爭階段,還沒真正意義上的家具銷售巨頭,市場不成熟也就表示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關鍵看企業怎么做。我們經常提到的沒有不行的行業,只有不行的企業。相信眾多出口企業回眸國內市場,能夠順利實現角色的轉變和戰略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