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家具行業漲價或將成為一種必然,行業的競爭加劇,商家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市場環境。其原因,一是整體消費環境處于價格走高態勢,家具必然也存在上漲的空間和趨勢;二是伴隨著各種原材料的上漲、人工成本的上漲,以及運輸費等的上漲,家具從制造成本到銷售成本都已經不同程度地上漲了。令消費者不必過于擔心的是,家具流通企業將會通過促銷讓利買贈等方式,消化掉一部分上漲的價格。
今年老撾大紅酸枝的原料價格已經漲了30~40%,反映在成品上漲價在20%左右,漲價是行業趨勢。漲價是一定的,而且還會繼續上漲。
調查家居賣場得知,雖然商家的標價、折扣價與最后的成交價之間有較大距離,但總體數據顯示,目前普通實木床價格在4800元~9000元不等,木餐桌套件多在1萬元左右。“實木家具的價格一直在漲。原材料漲,我們只能跟著漲。”一位實木家具品牌經銷商說到,不管品牌大小,只要與實木沾邊,家具價格都漲了不少,以前8000元左右的實木衣櫥現在已經過萬,漲幅在10%~30%。商家對此也很無奈。品牌家具要保持價格的相對穩定,所以近期不會考慮加價,‘十一’期間在我們店還能買到2000多元的實木床。只有現代沙發的原料——木材 、海綿、皮料都在漲價,所以在今年提價300~800元。
今年1月至今,木材價格整體上漲約20%。部分原木,如非洲黃花梨,由去年年年底的2000多元一噸漲至3500余元,漲幅高達40%多。而胸徑25厘米以上的杉木,從今年初以來,一直處于斷貨狀態。受各國‘綠色壁壘’影響,國際木材價格整體處在上升階段。
從國內市場來看,今年辦公家具需求激增,再加上亞運場館建設需求和一些地區的災后復建需要,粗略估計今年前9個月木材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0%。而火災、干旱、周期性減產等原因直接導致國內原木砍伐總量的降低,使得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中纖板是生產板式家具的主要原材料,今年初有不少中纖板生產廠家都出現‘停產待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