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49cf.cn/file/upload/201103/07/10-35-48-95-1.jpg)
偏離本質屬性的實木家具
讓人心生痛感的,是國內很多人將使用珍貴木材視作一種榮耀,將購買粗壯的大木料看做一種實在,殊不知這些完全偏離了家具作為一種生活用具的本質,而是成為了一種炫耀的資本,但這種資本是以犧牲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的,他們卻又視而不見了。
一件好的家具除去其應有的品質屬性外,最大的價值應該是更好的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其為提高人們生活品質水平提供著物質平臺。舒適、安全、耐用,美觀,這些指標應該是衡量好產品的主體,至于心理需求,想必更應該是建立在品牌或是文化角度上,而不應該是珍稀材料上!
而反觀現在的實木家具,大木料的使用,為了實木而實木,甚至出現“板式家具實木化”的形式,完全就是為了符合某種心理需求而浪費資源。
實木家具的“原罪”
如果說各方面都有問題,我倒更愿意理解為這是“實木家具”的原罪。
也就是說,從“實木家具”這個稱號誕生的那一天起,其就注定要產生必定的結果:
——它本身就是以材料來作為衡量標準的,你怎能讓它不圍繞這個話題?
——木材本身就多種多樣,你怎能要求它不爭個高下?
——樹木本身就是自然產物,你怎能要求它表里如一?
——實木是活的,標準是死的,你怎能讓標準跟上它的步伐……
然而,原罪的重點,不是讓其贖罪,而是要大家明白其自身的不足,明白其產生罪孽的根本原因,找到其本質屬性,回歸、還原其自然形態,理性面對未來的發展,并且找到與之相匹配的模式。
“原罪”進行時
縱使我們分析的頭頭是道,縱使我們大聲疾呼實木家具的“罪過”,依舊不可能立刻改變整個市場格局。預計今年三月的廣東展會上又會出現諸多實木新品,也預計不斷有新的廠商加入競爭,尤其是部分機械化程度不高,又面臨著用工荒、高成本運作的中小企業,即便是實木市場的空間越來越小,在尋求到更好商機之前,或是在把“實木家具”逼上絕路之前,“原罪”仍會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