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限購令”等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入,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關聯產業,“蝴蝶效應”開始在家具行業顯山露水。一種頗受認同的觀點認為,與房地產業關系密切的家具、建材等行業,在樓市調控的“余波”下首當其中。隨后,二三線城市還將承接更多產業的轉移。
城市房產限購,家具市場一度低迷
近日筆者在走訪重慶家具市場中了解到,盡管紅星美凱龍、鎧恩國際等家具城在中秋節期間下足了功夫,部分商家做出了特價促銷活動 “購原價3800元/套沙發,特價只需2000元/套;購原價4680元/張床,特價只需2450元/張。”部分商家優惠打折近五成。
雖有這些促銷活動的拉動,但在銷量上也表現平平。據一家具店老板說,3天銷售額僅3萬元左右,雖比平時提高40%左右,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家具銷量直降五成。據悉,家具行業受樓市調控的影響,近幾個月來,市場內60%的商家虧本,20%持平,只有20%的商家在盈利。
記者走訪濟南順屹國際家居廣場,往日人頭攢動、一派繁忙景象已不復存在,近半年來景象慘淡,稀稀疏疏的購買者,也只是隨意觀看,并無購買意愿。
芝華士家具經銷商劉經理告訴記者,這兩個月的銷售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近50%,顧客購買意愿也降低了不少,一些顧客持幣觀望,希望得到更大的優惠,而另一些顧客呈猶豫態度,在不同的商場猶豫不決。光明家具的經銷商告訴筆者,她說現在單店利潤太薄,且不休止的價格戰,讓他們疲于應付,市場的慘淡,讓她倍感渺茫,對水城家具市場的前景沒有足夠的信心。
筆者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有如下兩個原因,一是聊城房地產的有價無市的局面,房價過高,抑制部分需求,導致新房成交量持續萎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地家具市場;二是家具市場受誠信危機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市場需求。由此可見,在房地產高壓調控的持續下,水城家具市場的沉睡還要經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