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櫥柜市場在演進中
盤點和梳理2005年的中國櫥柜市場是一件沉重并警醒的事!
1、中國櫥柜產業屬朝陽產業,前景不錯
13年來中國櫥柜產業隨著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并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從今天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勢頭和全國消費的集中注意力指數來看,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富有廣博市場前景的朝陽產業。
2、中國櫥柜產業進入門檻低,市場“魚龍混雜”
櫥柜行業為準入制度,進入門檻低,很多環節屬于勞動密集型和服務密集型。使得一些不具備系統專業知識,短少生產設備,資金不足的企業或個人紛紛投入這一行業,不計其數的原為木匠的 “雜牌軍” 搶灘登陸。如同中國其他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共同弊病一樣,行業的核心產品形式:即櫥柜工藝的制作本身的科技含量不算高,企業運營水平良莠不齊,形成大小諸侯區域爭雄,致使中國櫥柜產業十幾年來行業內極大部分櫥柜企業規模不大,技術、設備、人才、營運力不到位;從而對整個行業的經營品質、顧客信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3、主要是區域性品牌,真正的全國性品牌出現尚需時日目前國內櫥柜企業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廣東、沿海、東北、西南等六大區域,這幾大區域在設計、服務、管理、人才引進等方面引領著國內櫥柜行業的發展。但其中的大部分櫥柜企業規模不大,技術、設備、人才、營運力不到位,僅有少數廠家達到億元規模以上,但與國外運營百年的成熟櫥柜企業相比,尚有很大的距離。
4、市場競爭激烈,但以價格戰為主目前大多數櫥柜企業之間的競爭形式雖然可反映在許多層面,但主要還是集中于價格上。這種典型的價格競爭形式,導致市場上產品從外觀到功能普遍相同,形不成差異化,導致行業集中度很低,嚴重阻礙了櫥柜產業的技術升級和櫥柜企業發展的步伐。
5、產品的系列化,標準化程度低正因為櫥柜業目前沒有什么準入制的門檻,銷售過程靈活性較大、創造性強、基于購買對象的個性化要求較大,所以櫥柜行業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行業標準,質量標準,運營規范、尺寸系列,款式風格等,各搞各自的“非常本事”,缺乏市場和道德的約束力,既而廉價劣質材料和非環保的材料被一些急功近利者采用引發了“價格戰”,需求過程充滿了不規范的服務和極差的產品交付。演進中的中國櫥柜產業在運營矛盾中前行并提升著。
三、市場創新與終端模式
中國櫥柜企業走向世界,完成中國市場的產品布局和銷售額,不能完全照搬國際一流櫥柜企業的做法,而應該采取優化先拿來、適用本土化、再逐步超越的方式,發展才是硬道理!在討論櫥柜產品市場創新與終端模式時,市場的規律性營銷發展的五個階段大致為:
一是市場啟動階段,做到人無我有;(這點在95%以上的現有企業中很難做到。) 二是競爭性營銷或壁壘營銷階段,做到人有我優;(達到此階段的中國櫥柜企業很少,但有幾家做的不錯。) 三是產品細分和市場細分階段,做到人優我全,或人優我廉;(這條需中國櫥柜企業努力達到的。) 四是產品市場國際化階段,做到人廉我廣;(這點是目標,有幾家中國櫥柜企業在嘗試中。) 五是服務營銷階段,做到人廣我深。(這點許多中國櫥柜企業在努力學習中。)
在櫥柜產品市場創新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必須確立自己企業櫥柜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導入藍海戰略,利用突出的優勢在競爭中保持不敗。在某種程度上講,櫥柜產品市場創新也是一種冒險。人們在數落一些紅極一時又陡然衰敗的企業、特別是國內民營企業的種種教訓時,又發現這些教訓在當初曾被當作"大膽的創新"而受到推崇。成功者的經驗和失敗者的教訓,對大家都是一種財富。櫥柜產品市場的方向和目標的選擇確定,是企業市場創新的關鍵。
一個企業從創業到快速擴張到穩定發展,可選擇的道路千萬條。方向定偏了,越走越遠;目標不合切實際,欲速則不達。成功的模式、成熟的理論很多。但是,理論是一回事,實踐又是一回事。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瞎實踐,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理論。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中國櫥柜產業本土化的過程,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
在企業完成原始積累之后,富而思進,按照國際一流企業發展的基本規律,適時調整結構,擴大發展舞臺,從產品經營向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并重的模式發展;從國內市場向國外市場發展。成熟的現代市場營銷4PS理論(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售后服務)是國際一流企業在實踐中總結出的行之有效的市場營銷法規,同樣適宜于中國櫥柜市場。
好的櫥柜產品要求,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優、市場占有份額高、極具個性和時尚魅力、無論在品牌管理、產品設計、服務模式及營銷渠道上都做的成熟。櫥柜產品附加值與產品定價相關,是每一個進入櫥柜行業的人所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