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業拓展現有業務
各家居企業在具體的市場策略和渠道開發上也在努力尋找新的突破點,轉型細分市場、拓展現有業務,圣點裝飾一直致力于旗下品牌凱撒木門的經營;博洛尼裝飾加大旗下品牌產品的開發力度、集美家居瞄準了京郊市場,歐華尚美從八月份就打起來了直銷牌,今朝裝飾進一步深挖品牌特色,繼續打造老房改造的經典案例;箭牌衛浴開始在各大賣場開設自己的櫥柜營銷點,百強家具也營造了服務高端客戶的百強國際家居,家和家美致力于打造北京規模最大、品類最全、檔次最高的酒店用品市場。歐華尚美總經理郭奎稱,在家居賣場林立、經營同質化的京城賣場體系中,挖掘新領域的商機或許將為企業增加生存與發展的砝碼。
家裝企業瞄準保障房
而值得一提的還有整個家裝行業的集體轉型,從前三季度的情況來看,不少家裝企業的業績并不是很理想,而明年的形式也尚不明朗,房地產調控,除了連帶影響以產品為賣點的家居企業外,家裝企業也在其中。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努力推動保障房建設,在房地產開發中保障房的份額在未來幾年都不斷增長。記者了解到,以往以“精裝修”為主流生產模式的家裝企業已經在走批量裝修的路線。企業開始以套餐的形式進行推銷。如實創裝飾推出的70平方米“35500經濟套餐”、今朝裝飾推出的“經濟適用房套餐”,而亞光亞推出的60平方米整套裝修的“經濟適用房5S成品家居”,成本費用更是控制在了3萬元水平。家裝企業這種套餐產品無異于定式化規模生產,似乎與當下的市場潮流背道而馳。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家裝企業的這種改變,只是應對市場變化的暫時性策略。與主動投向保障房項目一樣,低利潤壓迫企業必須以定制化來控制成本。而當市場環境好轉,個性化裝修的主流仍將會回歸。
單品追捧電子商務模式
“樓市調控、原材料漲價、競爭升級,家居企業的日子不再像以往那么好過。”一位家居企業老總對目前行業面臨的形勢如此評價。在面對重重的壓力之下,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各自為戰,轉而抱團取暖。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將電子商務引入。據了解,包括曲美、圣象、大自然、TATA木門等一批較為知名的家居企業都已經試水電子商務。而5月27日,淘寶商城愛蜂家居體驗館的開業更是引起了業界轟動,而與淘寶進行合作的就包括了全友家私、百強家具等知名品牌。作為賣場新成員的祥和之家也表示將重金打造最大的網上家居商城咨詢展示平臺,方便消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產品信息和商戶動態,第一時間獲取家居賣場和品牌商家的促銷政策和新品展示,通過全方位的宣傳攻略牢牢鎖定購物群體。而專以網上團購家居用品的商務網站如齊家網等,也在各大節點的銷售上較去年有大幅度的同比增長。
“冷淡”不如說是“冷靜”
“其實,就是客戶的需求更加精準了,有需求有條件才買房子,才換房子,才裝修。才購買各種家居裝飾和建材用品。這其實也回到了每個行業的自足點,就是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房地產的泡沫沒了,剩下的機會不論多少,都是貨真價實的。只要把這些需求滿足好,就是屬于自己的市場了。與其說是市場冷淡,不如說更冷靜了”。時創裝飾的市場總監韓曉靜說。藍景麗家總經理尹勃也說:“家居企業應該適應環境的變化,而不是等待著環境變化。”不論是服務、細化市場、行業轉型,或者結構調整、開拓新的電子商務領域,都是考驗一個家居企業的變更能力、應變能力,產品組合能力的時刻,家居企業應該努力調整及時應變以適應“變數常規化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