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2011年的中國紅木行業,短短一年的時間內經歷了市場高點與冷清間往返的起伏巨變。大至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小至行業的名企動蕩與謠言橫生,這一切對整個紅木市場都起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行業成本的暴漲逐步壓縮企業利潤空間、行業整體銷售業績普遍遭遇冷市、溫州投資客規模性撤離事件、龍頭企業連天紅裁員風波等,種種跡象表明,整個紅木產業正在遭遇發展的瓶頸。而全民關注的2012年即將到來,紅木行業在明年將有可能發生哪些新變化?會迎來哪些新的趨勢?行業中的企業將如何應對發展瓶頸?帶著種種疑問去探索2012年的紅木行業。
原料面臨暴跌
根據紅木市場的發展行情,預計業內將刮起原材料降價風潮,跡象有三。其一,目前通脹波及紅木市場,眼下紅木家具大環境遇冷,不少紅木家具商家正試圖啟用各類促銷打開市場。筆者昨日走訪市場發現,目前,紅木家具店“批發價”、“廠地直銷”等概念逐漸多了起來。有業內人士稱,市場“價格戰”比預期來得更早。其二,原料市場有價無市將持續,自2007年開始,稀缺性因素與游資的推動導致紅木原料暴漲,價格于2010年達到了頂峰。而眼下,紅木家具市場觀望氣氛異常濃厚,使得紅木原料處于有價無市,買賣雙方持續僵持的狀態。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廈門家具專業委員會主任彭建楚告訴記者:“仙游是全國聞名的紅木原料、家具交易地,但從近段時間的交易來看,已明顯冷卻下來。很多商家坦言,成交量比之前下降了30%-40%。”其三,在業界“創新”呼聲高漲的趨勢下,“材料稀缺論”將遭遇新材料而逐步被淡化,進一步影響紅木原料價格的下跌。
游資問題外漏
紅木行業泡沫爆炸現象之“游資陷入撤離難”,跡象有三。其一,行業內的游資開始撤離,業界指出,眼下紅木家具遭遇“寒風”,除了人工工資、店租等上漲外,在很大程度上,還與炒家的撤資大有關系。據悉,“溫州兵團”一度是推動國內紅木家具走高的主要力量。彼時,溫州投資者在一級市場大量買進紅木原材料囤積炒作,4年時間,紅木家具的整體漲幅在5倍―6倍。然而,自2010年下半年起,溫州投資客開始逐步出貨套現,各地投資者也相繼加劇撤資。眼下,游資撤離之后的紅木家具行業,已出現破滅苗頭。其二,與行業內游資撤離"相對應"的一個怪相是,更多的行業外的游資,受到利益的驅使,看不清行業趨勢,繼續盲目來投資炒作木材,廈門業界就有人開始重金砸向紅木家具市場。其三,由于原料價格的下跌與市場的有價無市等因素,將引起惡意囤積木材、炒作木材為主的個人或企業根本賺不到錢,起碼在3到5年之內內無法靠木材賺到錢。屆時,這些市場中的游資將面臨撤離難問題。同時,以炒作木材為主的中小企業將難以生存,目前,已有相關媒體報道指出,明年行業內會倒閉一半的紅木商家,引發“中小企業倒閉潮”。
洗牌初露端倪
在紅木行業泡沫破裂的邊緣時期,種種跡象都像一枚枚鋒利地針刺激著市場的大泡沫,據業內專家預測:“紅木行業洗牌已經提前開始,但明年,業內將面臨著大洗牌,而且會持續洗牌2到3年,上演一場場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發展中的洗牌是必然的,中小企業要么將倒閉,要么將逐步成為大品牌企業的生產"車間"。” 洗牌加速競爭,并刺激更多的企業轉型尋求突破口。“紅木家具業經過多年發展,市場在震蕩與洗牌中逐步走向成熟,品牌效應在發展中也得以凸顯。”業內人士稱,現在全國有1.3萬多家企業,但具有較好知名度的品牌企業不足50家,要想在市場中占據有利位置,就必須打造過硬的品牌。
面對產業發展的瓶頸,行業中的企業如何突圍,如何在市場大洗牌環境下優勝是當下行業企業面臨的緊要問題。紅木行業龍頭企業連天紅作為行業大牌企業給予市場一個很好的方向,連天紅負責人表示:“在傳承與創新的基礎上,體系的建立、系統的整合、品牌的強化是整個行業必然的發展趨勢,唯有做到"整合化、體系化、品牌化"企業才能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得到升級,做得更好更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