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三:1940~1959 沖突對立的年代,為人性而設計
1941 ——日本偷襲珍珠港。
1944 ——盟軍成功登錄諾曼底,對收復歐洲具有關鍵性影響;臺灣 小學就學率達71%。
1945 ——美國首次啟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與長崎,預告第二次 世界大戰即將結束; 因二戰之故,歐洲文化精英逃亡美國,藝術發展中心 亦從歐洲轉移至美國。
1946 ——二戰后以美國、蘇聯為首展開為期十年的冷戰; 美國化學家厄爾·希臘斯·塔普開發的特百惠保鮮盒上市。
1948 ——以色列成立。
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國共內戰失力,國民黨軍隊退守臺灣。
1955 ——家用微波爐上市; 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CPTC)成立。
1957 ——歐洲共同市場(歐盟前身)憲章簽署;蘇聯發射衛星,開啟了美蘇的太空競爭; 東南亞首家塑膠廠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高雄開工生產。
1958 ——中國大躍進運動。
1959 ——越戰爆發,美軍派兵前往,陷入長期爭戰,引發后續美國社會反戰情節。
1950's——中期搖滾樂興起許多美國演藝人員,隨美國流行文化與好萊塢電影文化對外輸出。
圖16【云朵椅 La Chaise Lounge Chair——威廉Vitra】
美國U.S.A./查爾斯·依姆斯與雷·依姆斯 Charles and Ray Eames
1948 此作品來自MoMA所舉辦的低成本家具設計競賽(Low Cost Furniture Design)依姆斯夫婦從雕塑家Gaston Lachaise的Floating Figure作品中找到靈感,創造出亮眼又優雅的座椅,成為有機設計風格紅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