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盡管房地產市場低迷對下游家居產生一定影響,但我們發現,家居裝飾裝修依然是衣食住行中最具持久性與成長力的領域。傳統家居賣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沖擊。品牌獨立,邁開自主發展的步伐;賣場守舊,對新生消費群喪失吸引力;電商當道,搶走大批網購高手。是因循守舊,還是破舊立新?有著十幾年發展歷程的傳統家居賣場,2011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煩。然而,困難面前適者生存的道理屢試不爽,在這一輪明爭暗斗中,或以穩求生,或靠靈活與智慧立足,或打出親民與貼心牌取勝……
為了今后能步入光明之路,眾主流賣場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紛紛行動起來。
商家用計 暗戰賣場
2011年,身為我們采買裝修飾家產品的中間人,原本靠租賃展位便可以豐衣足食的家居賣場也遭遇瓶頸。是保守行事等待“艷陽天”的來到,還是審時度勢打拼出屬于自己的藍海,無疑成為京城幾大主流賣場今年必須決定的方向。
縱觀各大家居賣場2011年的戰略,不乏與古人“三十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結局成敗與計謀優劣密切相關,本周《廣廈時代》就帶消費者一同步入“戰場”,對眾賣場使出之計謀一探究竟。
以逸待勞
堅守住自己的陣地,消磨敵人士氣,使敵人疲于奔命。審時度勢,尋找最有利的戰機,從而后發制人、一舉破敵。
再建新店 擴大面積 增加業態
家居城看似未動 實則紛紛尋找時機自我壯大,“拒絕盲目行動,細心觀察戰機,不動則已一動驚人”絕對是2011年各大家居賣場所遵循的制勝法寶。相比以往的高調而言,今年眾家居城看似中規中矩,實則紛紛尋找時機,自我壯大。
居然之家繼去年4月將進口高端家具品牌齊聚北四環家之尊,7月在城西開了居然之家單體面積最大的麗澤店后,今年8月又在麗澤店玩起特色經營,整合紅木品牌資源創建“紅木大會堂”。紅星美凱龍更企圖先讓去年開業的北五環店深入民心,再于今年年底在朝陽路開出北京第五家店。
和以往賣場里只有家具建材單一業態不同,紅星美凱龍朝陽路店將集吃、喝、玩、樂、購于一體。而一向主打靈活經營的城外誠家居廣場今年同樣動作頻頻,經過大規模改造后,乘坐地鐵亦莊線肖村站已可直達賣場正門口。
而今后到這里買家居產品除了可以逛兒童、紅木、歐美、辦公家具和家居飾品等九大主題賣場外,還有曲美家具、比鄰鄉村和天一美家3個家居獨立店可逛。
連環計 優惠活動頻頻 折扣史無前例
多計并用,計計相連,環環相扣,一計累敵,一計攻敵,任何強敵,無攻不破,賣場競爭迫使“價格戰”硝煙四起。
“北京有數十家家居賣場,且內容相近,到底光顧誰?”存在于消費者心中的這個最直接的疑問,不但毫不留情地將賣場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擺上臺面,同時也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戰”!買1000元送200元,6折、5折的家具促銷,買家具送配飾,家居城放血貼補品牌折扣……
從五一、十一再到各個銷售季,家居城2011年在價格上不斷使出“連環計”,價格戰幾乎打足一整年。當然,這中間最有利可圖的還是消費者。令人奇怪的是,在紛紛擾擾的價格戰背后反而是家具建材銷售普遍下滑30%-40%的慘淡局面。業內人士認為,面對原材料及人工物流漲價以及家居剛性需求被房地產政策抑制的局面,商家考慮的已經不是賺更多的錢,而是基本的生存問題。
據介紹,給消費者更多實惠,不是因為品牌有太多利潤空間,而是每個商場都拿出了百萬元以上的投入貼補給品牌,以讓它們在不賠本的情況下,招攬到更多客流。
樹上開花 “一體化”綜合家居城繼續強化服務并籌備“裂變”
借局布勢,力小勢大。積聚能量,自然生發。是墨守成規繼續做大做全 還是轉變思維做精做細?
2011年,消費者時常提出疑問:未來買家具建材,到底是奔家居城,還是品牌專營店?這個問題一方面表現了消費者動態的采購思維,另一方面也道出了家居城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墨守成規繼續做大做全,還是轉變思維做精做細?從零散、集中,再到細分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行業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過程,家居城的確解決了采購地分散和貨源凌亂的問題,也在服務和售后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引導作用。但發展至今,當有消費者需要更專業化、更細致、更全面的產品和服務時,它卻有些不知所措了。
一方面是消費者需求上的轉變,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大環境的不給力,面對內憂外患,世道不景氣的2011年也讓眾家居城的老總們意識到,以往的勝利不一定能持續下去,如想獲取市場競爭中的完勝,必須學會陣前迷惑敵人,陣后突然襲擊。難道,從2012年開始我們采買家具建材產品的渠道,將在存在方式上有所變化。
家居城的未來是“聚合”還是“裂變”,業內說法不一?居然之家總裁汪林朋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正是因為看到持續不斷的剛性需求,市場的低迷才沒有阻擋家居城的更新和拓展。事實上,開多少個家居城,在哪里開家居城,這要依據消費者的需求而定。而各種家具建材品牌呢?盡管“單飛”開店的品牌不斷涌現,但對大多數成長型品牌來說,如果暫時還沒有獨立開店的實力,那么,跟住了有口碑的家居城,才是穩步拓展的法寶。紅星美凱龍京滬&西南區總經理王偉則認為,面對多重競爭的壓力,家居城正在為“裂變”作準備。多渠道競爭促進家居城蛻變,為了貼近消費者,大家居城在動“模塊”的腦筋,排列組合甚至獨立出擊,在居住密集的地方落腳,將是未來開店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