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發展逼企業改變
電子商務,是兩個概念的結合。“電子”為 頁面表現和創意;“商務”則是產品和供應鏈,后 者才是重點所在。因此,做電子商務,是要改變企 業內部結構體系和外部經銷方式,而要做好商務運 營,更要重視營銷運營。 做好電子商務明顯的好處,一是信息的及時傳 遞利于產品開發,哪些是消費者喜歡的只需要兩三 天就知道了。在這個意義上,電子商務最看重的是 客戶反饋,當第一個客戶產生,他回頭來給予評價 的時候是值得珍惜的,尤其是好評會形成現實的口 碑傳播。
二是網上的價格的確比實體店的價格要優惠一 點,而且網店可以做到24小時營業,這是實體店不 能辦的,也不會限制區域與節氣。 但是電子商務是一個在里面活的人很多,死 的人也很多的“魔獸世界”,數不清每天有多少店 在直接關張——很多人很容易起來,一個不留神也 死得很快,這就是電子商務。林氏木業于2007年開 張。然后我們看著,2007年好的網鋪2008年幾乎全 死掉了,2008年好的網鋪2009年也死了90%。 比如一個做軟床的網鋪,是三個大學生創業開 的小店,當這個店一個月做了100萬的時候,人都一 下子傻掉了,于是和供應商出問題了,接著半年后 就死掉了。
2008年10月,我們開了第一家商城店鋪,當時 大家都不愿意去商城開店,因為所有的推廣和買 家信用等都得從零開始,我們選擇去的原因很簡 單——成本開支不高。2007到2008年,我們完成了 2000萬的突破。在創業的一年間,這是很低級的階 段,不要OEM也不要工廠改品牌,僅僅在網絡上對 外銷售是“林氏木業”而已。但到了2009年就開始 注重網絡推廣,開始打造網絡品牌,這樣的結果是 當年突破了5000萬——但有兩三個月虧 了200、300 萬,因為有些事我們以為自己可以做得很好,但做 了才發現不是那么簡單。恰是當年,淘寶定義我們 為“淘品牌”之一,正是“淘品牌”的定位改變了 我們運營的方向,“品牌”成為了企業的核心,之 后我們業績到了1億,但反觀淘寶每年是以三到五 倍的增長,而我們只是翻一番,這樣的差距是很大 的。
薄弱環節是供貨與配套
賣得多,并不是件好事情。我們和一個板式 企業合作失敗的原因就是供貨供不上。給我們以沉 重的打擊。今年一個月我們可以做到3000萬,而且 我們提早一個月完成了全年的銷售任務,但不幸的 是,我們已經沒有產品可以供給,事實上我們是被 逼停止銷售。
針對未來,我們要加強品牌建設,強化高端的 品牌加大市場份額,爭取在家具電子商務行業的銷 售排行前二十名中有50%在林氏木業旗下。所以, 我們還要尋找更好的供應商,但我們拿不到大型企 業的資源,因為其產品已經非常好,渠道相關方面 也很成熟,但是太小型企業的產品,我們又不愿意 要:林氏木業一個店一個月要賣幾百萬,但小廠一 個月只能提供幾十萬的貨,這樣豈不害死你又害死 我?! 同樣,我們也不需要便宜但滯銷的產品,用 質量沒有保證、款式無法跟上時尚的產品來沖斥我 們的店面,我們會把自己做死的。所以,只有中型 的企業讓我們選擇。
同時,要找更適合企業發展的倉儲,電子商 務發展最大的阻礙是物流,尤其是大件家具。在相 關的配套服務上,我們還沒有沒有辦法直接掌控, 隨著線上線下體驗展示廳越來越多,我們也需要把 運送、安裝等物流及售后服務做好,使其達到銷售 電子產品那樣,方便、快捷、有保障——盡管是家 具,賣家也不能只考慮“一錘子的買賣”。
但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來鋪路子——沒錢做不 了,有錢也不好做,于是我們寬慰自己,我們還年 輕,我們還可以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