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為了利潤
有了響當當的品牌,有企業仍同時為世界500強代工
浙江榮事基業集團是這個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董事長陳貴榮透露,他和幾家上市公司已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這讓企業在資金運作上有一定的優勢。但在這個行業,眼下更多的企業嘗到了銀根緊縮帶來的壓力。浙江華洲文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建軍稱,最明顯的感覺就是,一些客戶的賬期長了,原來3個月的賬期,現在往往會需要再延遲3個月。還有辦公家具企業表示,原先會與一些裝修公司合作,集體進入一些新的辦公室項目。如今,隨著資金壓力的增大,他們會事先更多地考察裝修公司的資質以及付款能力。
截止2011年底,在杭州市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家具制造企業有1298家,家具銷售公司及家具賣場企業近2721家。規模以上企業2011年銷售產值240多億元,實現稅收10余億,外貿出口達14.72億美元,年生產辦公家具8818萬件(套)以上。“在辦公家具這個行業里,除了自身經營的資金壓力外,還有一個現象,有些企業擴張太快,或者是進入了一些原本不熟悉的領域,結果殃及主業。”杭州市家具商會秘書長楊幼明透露,受大環境影響,杭州曾有辦公家具生產企業買了地建了新廠房,但后續投入生產的資本卻沒有了,導致企業正常生產窘迫。
在資金壓力面前,楊幼明透露,行業里的一些企業正在積極籌備小額貸款公司,以幫助同行當中的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
同時,家具產業一樣面臨轉型。陳貴榮認為,哪怕是給別人代工也是一個辦法。都說代工的利潤極低,已具規模的企業往往會選擇放棄這樣的訂單。但陳貴榮并不這么看,和一般的家具生產企業不一樣,他曾經是這個產業流通鏈上的“橋梁”,最早的時候,陳貴榮做的是家具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商,后來辦起了家具企業,在給別人供應原材料的同時還自己當自己的供應商。
剛完成產業鏈拓展的陳貴榮,遇上了宜家家居布局中國市場,需要在杭州尋找代工廠。大多數貿易企業因為生產的短板被宜家排除在合作名單之外,擁有加工廠作為貨源支撐的陳貴榮成功進入了宜家的視野。
陳貴榮坦言,給品牌企業代工,利潤空間的確很小,但他看到了更多利潤以外的東西。其實,對于代工業務而言,國際品牌往往都有自己的生產指標和技術指標,代工企業為了保持長期合作,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指標”進行生產,這樣一來,在車間里形成了一個“產品標準”,當“標準”被養成習慣后,成品合格率就大大提高了,企業的規模、產能、品質也都上去了。
在當時的陳貴榮眼中,做代工本身就是為了學習外企先進的生產及管理經驗,最終創建自己的家居品牌,對于半路下海的陳貴榮而言,利潤反而是其次。事實證明,在為宜家代工期間,陳貴榮學到的絕不僅僅于此。
短短兩年時間,宜家以比其他企業出廠價便宜8%的價格迅速在國內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這也給陳貴榮上了一課:宜家之所以能成為霸主,跟產業鏈有關,也就是“環節成本”,它把每個環節的成本都縮到最低,環節利潤就會形成一個乘法效應。陳貴榮學以致用,迅速在廠內推進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產品標準化、降低差錯、提高售后服務等一系列舉措。
采訪期間,陳貴榮拿出了一本編寫好的產品標準說:“這不僅僅是企業標準,將來還可以應用到整個行業,很值錢!”不過也有企業表示,不會輕易接受代工訂單,尤其是在擁有自有品牌之后,如何提升自身品牌的附加值成了企業的終身命題。
作為傳統制造業之一
家具業如何尋找
價格之外的競爭力
這個月,位于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橋南區高新九路3號的浙江華洲文儀有限公司將擴大辦公家具生產車間規模,公司產能將進一步提升。
“今年第一季度,我們的銷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40%。”浙江華洲文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軍翻看了銷售報表后,很肯定地給出了這個數據。銷售報表上,海爾集團和上海文廣集團的客戶名字赫然在列,他說是公司的服務贏得了這些大的客戶。
劉建軍的名片上有一行小字,寫著“系統辦公家具服務商”。不能小瞧了這行小字,這是一家企業的定位。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劉建軍在全國布局了十多個直銷網點,在他的眼里,公司能接到一些全國五百強企業的訂單,和服務網點的成熟不無關系。
“現在是拼服務的時代。這個服務不僅僅是常見的售后服務,不是說哪里壞了修一修,還包括重新拼接或是整體搬遷的系統服務。”劉建軍舉了個例子,公司曾承接了UT斯達康的辦公家具業務,在這家單位一次5000人的辦公場地大搬遷中,其中70%的辦公家具用新的,另外30%用的是原來的家具,牽涉到大量的拼裝和系統整合,他們漂亮地完成這個單子。“有些企業今天在這里建廠,明天又會設立新的辦公場地,隨時會牽涉到辦公家具的搬動和調整。”劉建軍說,這時考驗的就是企業的服務水平。
這也是杭州辦公家具企業突破市場競爭的另一個出口。有業內人士透露,這個行業的價格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由于辦公家具往往牽涉到對公采購,招投標成了其中必經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