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大包天”的建議
無意中看到一個視頻,《顧家上市捷徑—和諧社會從顧家開始》,從顧家家居現在未實施的品牌策劃角度,講述了一個“劍走偏鋒”的品牌發展愿景。
這個視頻的核心,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兩口子買家具,看到專賣店里明確掛出招牌——包二奶與養情人者勿入!并設想出基于此“新聞點”的猜想:小兩口會怎么想?媒體會怎么關注?在政府倡導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把對道義的提倡融入企業品牌訴求中去,但建議一個企業拒絕這部分人,確實是“膽大包天”的事。
品牌之殤:中國家具文化在哪?
其實行內人都知道:中國家具沒有真正的消費者品牌,對于行外人來說,更簡單,因為他們很難明確地記得某個家具品牌,更不用說某個具體家具品牌所強調和主張的文化。
沒有個性!
其實看多了眾多家具企業的網站,看多了他們的品牌主張,排除眾多毫無特色連產品都抄襲的企業之外,有一些圈內知名度的不少企業,還是更多強調自己家具的設計或風格,甚至“胡攪蠻纏”地與某些國外元素掛鉤彰顯自己的“貴族身份”,這是對消費者基本智商的鄙視,已漸成行業毒瘤。
業內某品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綠色”。其實,綠色不過是對產品品質的最基本要求罷了,當綠色也成了品牌主張,家具行業找不到真的消費者品牌,為消費者熟知認可的品牌,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家具的核心在“愛與責任”
看了《顧家上市捷徑—和諧社會從顧家開始》,深有感觸。
消費者要購買的家具,是為了實現其對家的構建,家不因房屋或家具而成為家,家的核心理念是“愛與責任”。
在被咬掉一口的蘋果標志橫掃全球的時候,研究者發現,蘋果不只是手機,更成為一種時尚與創新的標志,是一種“符號化”的產品,“符號化”的產品帶來精神上的震撼,這個時代,不管是否擁有蘋果手機,都多少被卷入了“智能手機時代”,開創一個新的潮流。
在愛與責任的主張下,產品品質等,是最基本的保障,如果不對消費者負責,哪里談什么道義與責任!——消費者也許會因此更挑剔此主張的企業,但同時會促成該品牌迅猛發展,成就家具行業的消費者品牌。
拒絕包二奶與養情人者進店,表明上看是一個企業的道義主張,甚至可能被坊間批判為“炒作”,但明確的道義主張持續下去,會成為企業獨有的文化,并迅速在消費者心里扎根——畢竟這個時代,遵守基本道德規范的人還是多數,沒有誰愿意自己的另一半出軌或紅杏出墻。
其實,拒絕包二奶與養情人者進店的背后,拒絕部分消費者(甚至是有購買能力的消費者),卻將自己的消費者群體明確化,并能得到輿論的認同與支持。對于消費者來說,新房入駐或換大件家具,那是家庭大事,大多數中國人是需要經過奮斗才能做到的。在這個道德逐步淪喪的時代,站起來明目張膽的主張社會道義,讓家具成為消費者對家庭和諧的一份子,每天能用完整的、充滿愛心的心情安心坐在沙發上,睡在軟床上,享受著生活,遍觀主要家具品牌,顧家家居可謂是最適合的家具品牌。
和諧社會從顧家開始
看完視頻,我覺得視頻制作人寫的確實有道理,單看這句話,不得不佩服當初“顧家”品牌取名的巧妙,盡管最初是因為姓“顧”,但賦予了品牌廣闊的發展空間。
唯有顧家的人,才是有責任感、有愛心的人,往小了講,他們是一個家的依靠,作為社會組織最小的單位,家庭的安穩與幸福是社會幸福和諧的最主要構成部分;往大了講,顧家,他們才能撐起時代的脊梁。
和諧社會,確實從顧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