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家具標準缺失 質量堪憂
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軟體家具,消費者歡喜的是軟裝家具品類繁多,擔憂的是只能簡單地根據產品的樣式和材質做出選擇,無法從鑒別內部填充材料入手。業內人士表示,軟體家具市場仍處品牌整合期,與選材質量的無法監控都是目前軟體家具發展的弊端。
雖然部分軟體家具品牌入夏后銷售額有所提升,但軟體家具市場品牌混雜的狀況并沒有大的改變。因為目前軟體家具市場正處于一個整合期,魚龍混雜,品牌十分混亂,一些小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技術、質量方面均不達標,甚至沒有原創設計,款式上完全抄襲。基于這種情況,消費者在選購軟體家具時很容易陷入誤區。不少知名軟體家具企業對于當前市場現狀也深表擔憂,消費者缺乏對軟體家具品牌的認識,一方面是由于消費者自身對家居市場關注不夠;另一方面,也由于軟體家具市場品牌過雜。
實際上,有關我國家居產品阻燃狀況落后的問題早有顯現,業內人士直言,目前國內市場中床墊、沙發和布藝等產品阻燃的現狀是:無強制標準,無強制性出廠檢測,在阻燃處理方面投機取巧,出現事故問責難。據悉,部分品牌醞釀聯手制定床墊阻燃標準,并推薦給國家相關部門。除了阻燃標準,軟體家具行業的規范化對于環保標準需求也是極為迫切的,一旦阻燃標準按國際標準實行極有可能造成環保隱患,而目前國內對軟體家具的標準只局限在功能性、耐用性以及設計等方面,而沒有對產品的有害物質釋放等環保問題進行規定。
實木“標準泛濫” 難分真假
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家具銷售必須配備使用說明書。在說明書中,生產廠家除了必須對家具款式與規格、使用材料等進行闡述外,還必須對家具材料、涂料中實際含有的有毒或放射性物質等控制指標給予說明,同時要標明甲醛等有害物質的確切含量,目的是給消費者一個知情權。這不僅是對消費者的明示承諾書,而且也是質量安全的擔保書。
這一國家強制性標準已實施7年之久;為提升制造業的產品質量,廣東東莞市政府實施標準化戰略也近7年,但近年來一些不法企業為獲利,并沒有執行這項標準,而是通過厚街鎮家具市場的輻射作用,將名不副實的“實木”家具銷往全國各地。據業內人士透露,實木家具市場良莠不齊,最普遍的是在家具表面貼一層實木皮,但里面的用材卻是密度板。東莞家具市場上全實木家具大部分為實木框架、附加密度板材制成,所謂實木家具大多是實木貼皮。
記者根據廣東省質監局對東莞市家具產品監督抽查中的問題,對該市厚街鎮家具大道的多個家具市場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商家在家具銷售中不配備使用說明書的現象非常普遍,有的銷售商把部分實木材質的家具夸大成全實木家具,有的甚至把比較差的材質說成質量好的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