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微經濟來看,家居行業的困難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數據顯示,北京上半年商業零售業仍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但高端消費出現負增長,經營國際品牌的新光天地增長14.9%,同比下降27.9個百分點,而賽特購物中心增長-6.2%,同比下降9.6個百分點。去年整個家具產業鏈銷售出現下滑,約有30%的大賣場虧損,今年或擴至50%-60%;在國內家具出口第一鎮的東莞大嶺山,30%以上的家具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倒閉現象仍在蔓延。
高端市場困難,家居行業困難,高端家居市場就可以不困難?盡管困難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家居行業不怕高處不勝寒,仍然做著“高端夢”。
凡洋品必高端
可以說我國的現代家居行業從學習和模仿開始,也受影響于上游老大哥樓市的崇洋心理,將洋家居產品視為高端、奢侈,以至于進口家居產品泥沙俱下,而傍洋款、起洋名的假洋鬼子也跟著高端起來,以至于家居市場魚龍混雜。
終究大浪淘沙,洋品牌的市場地位在分化,真正的高端洋品牌才歸入高端市場,盡管出現了聞名中外的“達芬奇事件”,但不減它們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熱情,尤以“意大利制造”為急先鋒,如在北京舉辦的國際時尚家居裝飾展,意大利國家展團就突出了它的頂級家居理念,阿菲柏麗真皮地板采用古老的鞣革并以純手工的技藝,同樣迪拉索·高品夏季國際家具展,家居展品如同藝術品,體現了意大利家具的悠久歷史、高端品牌的藝術特征以及國際時尚。
而意大利CECCOTTI包括典藏、書房和現代家具,其中專為年輕富豪打造的現代系列,采用黑橡木制作,僅為“入門級”,此前某美式家具同樣視年輕富豪為寵兒,他們的年齡大多不超過45歲,從事IT、地產、文化、娛樂等。
凡實木必高端
家居環保標準的提高,森林資源的預警危機,使得實木家具成了市場的主訴求,特別是中國人對實木有著天然的喜好,若是買到低折扣“實木”、“純實木”、“全實木”,就有如“執到寶”,以至于板材家具逐漸退出高端賣場。
眼看就要啟用兒童家具國家標準,但是諸如吉盛偉邦、紅星美凱龍的某些兒童家具店“不當一回事”早就過關了,早就高端了,它們都稱采用北歐、北美或是俄羅斯的松木,全實木,用不上甲醛,自動達到E0級,自然不用再提價了。川派的柏木之家進行了產品調整,一是升級,二是出新,“與廣州家具沒有多大差距”,以純實木的北歐現代風格將“柏木”推向高端,而森頓表示,經濟不好,內需疲軟,更要逆勢而上,定位高端的全實木家具。
紅木家具市場更理所當然處于高端,盡管還存在諸多的誠信、質量和價格問題,有關的市場行情爭論不休,但是“高端產品不會降價反而小漲”幾乎成了共識,諸如雞翅木、柚木、菠蘿格等“準紅木”也跟著“得道”而準備“升天”。
凡發展必高端
打造產品鏈、細分市場、提升品牌……家居行業的各路諸侯紛紛尋求發展之道,而發展只是進入高端市場的代名詞,將衣柜整成會“說話”,將櫥柜整成會“唱歌”,將馬桶整成會“體檢”,將“浴缸”整成會“治病”,就高端了?
而最急于擺脫“棒棒軍”形象而躋身高端行列,當數多以板式為主的川派家具成都國際家具工業展覽會以“明星代言”將廣東家具展的風頭壓下去,包括吳孟達、劉曉慶、騰格爾、李嘉欣、郭冬臨、陳紅,以及張國立、何家勁、黃日華、方中信、釋小龍、黃曉明等“神馬”明星,明星現象的背后是為進入高端市場鋪路,就是抽身三四級城市,進軍一二級城市,“今年是高端年”幾乎成了川商的共識,幾乎同時,全友在北京開設旗艦店兼體驗館。
以發展的名義進入高端,還包括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威法曾是國內最大的音響品牌,后來完全轉型到櫥柜行業,采用音響的木器加工技術生產櫥柜,“頭發絲這么大的裂縫”都能避免,當90%的櫥柜定位在2萬元的空間,它上升到2萬-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