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的以舊換新所取得的巨大收益和雙贏,也讓家具打起了主意。只是這家具的以舊換新之路,卻不免多了些許的坎坷。有人賣座叫好,有人質疑不信,有人請求完善,這家具的以舊換新之路,到底向往何方呢?
家電以舊換新的興起,讓家具行業心動,盡管國家政策還未出臺,但不少商家陸續自發開展了家具“以舊換新”活動。然而,記者發現,家具以舊換新活動的背后,卻有很多消費者被活動中的不明碼標價的商家行為忽悠。
以舊換新價格反而貴
新屋子裝修的人總少不了多去幾次家具城添置新裝備,廣州居民李女士近日在某家具城購置新家具的過程中遇到一種獨特的售賣方式。家具城確實是有“以舊換新”的活動,同時也可以回收家里的舊家具處理掉,還可以拿到補貼。
但是,當李女士真正參與到這種活動中時,卻發現在,“以舊換新”里藏著小貓膩。最后敲定買到的家具的價格居然比促銷價格高。
李女士說:“想不通本來以為 ‘以舊換新’活動讓自己得到了實惠,怎么好像被價格欺詐了的感覺。”
“消費者不可能對每件產品的價格記憶得那么準確,況且也不可能天天跑去家具城。”業內人士透露,消費者對九折到八折的直觀卻容易讓某些廠商在利潤上鉆空子,這種誘因讓買家具的人看似賺到便宜,實則吃了虧。
甚至有些企業還以“以舊換新”的名義實施價格欺詐,收取舊家具的處理費。
商家熱情不高
家具“以舊換新”作為一種增值性的服務,對現時低迷的家具市場而言更像是一種激素。但是商家的熱情卻不高。到底這以舊換新真有帶來家具商家眼里的雙贏嗎?
其實,這以舊換新只是個名頭。于消費者,最關心的是怎么換,值得不?于商家,最關心的是怎么賺,有利潤不?所以現在政策最關鍵的也就是解決這兩個問題,才能真正做到雙贏甚至是三贏,消費者,商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