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申請破產,致使一個行業深陷泥潭——
杭州家具行業遭遇互保之殤
一家位于浙江東陽的建設公司意外申請破產,導致浙江杭州家具行業面臨金融環境惡化、銀行抽貸的窘境,造成全行業的資金困局,并波及其他行業。這種“別人打噴嚏,自家感冒”怪狀的肇因,就是互保制度。
經初步統計,本次危機涉及關聯債務金額超過100億元,牽涉行業內企業100多家,涉及23家銀行。杭州家具商會秘書長楊幼民表示,在政府的協調下,目前杭州家具行業的資金難關已經基本平穩渡過。
在政府出面協調下,一時的資金困局或可暫時平息。不過,互保制度的利弊如何權衡,卻值得深思。
互保引發的危機
“本次危機是典型的因企業互保引發的大范圍危機。”這是杭州市家具商會相關人士對本次危機的描述。
天煜建設是互保多米諾骨牌中第一個倒下的。去年12月20日,天煜建設下屬的江蘇分公司因非法民間集資引發訴訟,法院于當日立案。之后,天煜建設的全部賬戶和房產均陸續被法院凍結查封。去年底,天煜建設正式向東陽市法院提交破產申請。
天煜建設本身的貸款總量并不龐大——在建設銀行貸款1.4億元,但其中的9000萬元與嘉逸集團及其關聯企業華洲集團互保。
受天煜建設申請破產影響,嘉逸集團在建行的9000萬元貸款脫保,由此引發建行對嘉逸集團收貸5000萬元,嘉逸集團和華洲集團被多家銀行集中收貸1.15億元,并出現1.2億元逾期貸款,涉及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廣發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等。
為了應對流動性危機,嘉逸集團已向民間借貸近2億元。
受嘉逸事件影響,浙江榮事實業集團和下屬杭州榮業家具有限公司、浙江榮業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面臨銀行收貸的巨大壓力,企業正常的流動資金鏈瀕臨斷裂。
經杭州市家具商會初步統計,本次危機牽涉關聯債務金額超過100億元,牽涉行業內企業100多家,涉及23家銀行,波及家具行業就業人口5萬多。
危機進一步擴散出了家具行業,虎牌控股集團、中業控股、正見建設等多家大型企業也因互保圈的相互影響面臨困境。
優質客戶的信貸危機
本次危機的特點,除了由企業互保引發之外,就是中型乃至大型行業龍頭企業遭遇信貸危機。杭州家具商會秘書長楊幼民表示,浙江省的家具市場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廣東。
嘉逸集團2011年的銷售收入為6億元,納稅8000萬元,員工900多名。華洲集團2011年納稅5500萬元。榮事集團及其關聯子公司的企業總資產規模9.46億元,2011年的銷售收入為15億元,納稅4000多萬元,員工3000多名。中業控股及其關聯公司企業總資產規模14億元,納稅5000多萬元。虎牌控股集團合并資產總額為28.5億元,下轄全資(控股)企業15家,連續5年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杭州市家具商會在向杭州市政府提交的報告中表示,鑒于上述行業的主營業務均為正常,資產負債水平也基本合理,只是受互保牽連而引發的銀行信用危機。商會請求各級政府出面協調,組織企業、銀行共同協商解決辦法。
楊幼民表示,目前家具行業的總體經營情況正常,只是由于天煜建設意外申請破產,導致與之互保的家具企業遭遇了資金鏈的困境。經過政府出面協調,局面總體可控。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家具外貿額同比增長12%。
企業互保的風險增大
在近日浙江省金融辦召集各機構負責人召開的改善金融發展環境、確保經濟穩定增長專題會議上,多位發言人士均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擔保”。
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長李虹表示,進入第二季度,資金鏈斷裂事件仍有發生,這使得企業聯保、隱形互保風險隱患逐步暴露和蔓延,企業間的擔保意愿降低;部分擔保公司已出現資不抵債現象,業務萎縮;銀行、企業和擔保公司之間的信任度受到影響,借款人擔保難的問題日益突出,整個融資擔保體系面臨較大壓力,并有可能增大部分企業的資金鏈壓力。李虹特別提到,根據監測,自5月份以來,在出險的企業中,有60%是為其他企業擔保代償后出現資金困難。
浙江省銀監局局長韓沂表示,由于市場信心不足、互保風險發酵、企業盲目多元化經營以及涉足民間借貸等因素,部分企業出現資金鏈問題。他特別提到,浙江省企業貸款近40%為互保貸款。
李虹透露,局部的信用環境尚未恢復,突出表現在不良貸款的反彈。5月末,浙江省不良貸款余額672.8億元,比年初增加18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