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的百安居南京橋北店歇業(yè),到最近的紅星南京奧體店關門,2012年的南京家具市場,可謂“故事”不斷,但整個行業(yè)并未停下發(fā)展的腳步。無論是經銷商、家具賣場,還是生產企業(yè),都在廣尋出路,并期待有所發(fā)展。
經銷商:“活下去”是首要目標
對于南京的家具經銷商來說,2012年是非常困難的一年。一方面,家具終端市場需求確實減少了;另一方面,賣場擴張過度,導致經銷商被動開店數量增加,在成本上升的同時,單位面積產出卻出現下滑。因此,對于很多經銷商來說,想辦法“活下去”才是眼下最關鍵的問題。
一位經營實木家具的余姓經銷商表示,2012年南京家具市場的情況要比過去幾年都差,為了“活下去”,他們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如今年他所代理的實木家具品牌已經在南京開展了多場爆破營銷活動。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家具行業(yè)的爆破營銷是“飲鴆止渴”,不利于行業(yè)的長遠發(fā)展,但是對于經銷商來說,通過爆破營銷可以在短期內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支撐他們渡過難關。
另一位劉姓經銷商認為,在當前的環(huán)境下,經銷商必須廣辟營銷渠道,如團購渠道、設計師渠道、電子商務渠道等,才能不被市場淘汰。他認為,從目前來看,家具團購還是很有效果的。“只要消費者走進賣場,幾十個人的團購規(guī)模,即使最后交定金的只有幾個人,業(yè)績也是非常可觀的。”他說。
家具賣場:順應市場打造核心競爭力
從2008年開始,南京市的家具賣場面積開始迅速擴張,如南京卡子門家居商圈,就是從那時開始逐步形成的。但從2011年開始,隨著市場轉冷,這種過度擴張的弊端開始顯現,今年則出現了個別賣場倒閉的現象。
南京某知名賣場的負責人王總表示,如果終端市場沒有明顯的好轉,現有的市場份額是無法“養(yǎng)活”這么多賣場的。現在的賣場之所以還能夠支撐下去,是因為賣場里面的經銷商還能“進進出出”,如果市場持續(xù)低迷,經銷商變成“只出不進”,那么賣場最終也只能退出市場。
南京光華門石林家居廣場的涂總表示,市場經濟有其自身的發(fā)展機制,優(yōu)勝劣汰是很正常的現象。具體到家具市場,現在分食“蛋糕”的人越來越多已成事實,競爭在不斷加劇,家具賣場必須打造具有自己特點的核心競爭力,才會不被市場淘汰。他認為,家具賣場老板在做決策時,必須始終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者為根本,因為只有順應市場,贏得消費者,才有可能在市場立足。
生產企業(yè):提升綜合競爭力
聯邦集團董事、副總裁李虹瑤女士就表示,中國的家具企業(yè),在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fā)展后,集中化程度越來越高,一些知名的品牌企業(yè),越來越大,越來越強,而那些缺少品牌的中小企業(yè),將會逐漸被市場淘汰。家具行業(yè)終究會形成類似家電行業(yè)的海爾、長虹、TCL、格力、美的等幾家寡頭型企業(yè)占據絕對市場份額的格局。因此,對于那些有著遠大理想的家具企業(yè)來說,目前的首要目標仍然是做大做強。
李虹瑤女士還表示,未來家具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單純的產品競爭,而是綜合實力的競爭,包括企業(yè)文化、品牌知名度、資金實力、運營能力等各方面的競爭。因此,家具企業(yè)在做大的過程中,必須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沒有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就根本談不上做強。
回顧2012,市場充滿艱辛;展望2013,仍應該滿懷信心。只要全體家具人積極作為,共同努力,一定會在2013年迎來行業(yè)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