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篇】
當ERP,精益生產,定制,IE工程,VOC等話題已經被人們耳熟能詳時,家具制造領域的新聞的確乏善可陳——對于中國家具制造來說,2012,似乎是最沒有故事的一年。
蕭條的市場使得曾經讓老板們憂心忡忡的產能問題變得無足輕重,而對制造成本的吹毛求疵似乎根本無法促成其在市場中絕對的競爭力,所有的行業論壇紛紛將制造話題束之高閣,人們不再熱衷于討論制造的是是非非,甚至,有些將其冷落了。
難道是因為制造不再重要?亦或許,中國家具業已經完全步入了一個新的競爭階段,制造已經不能獨立產生決定性作用,成為了基礎性要素;從這個角度上說,2012為中國家具制造領域留下的價值,就更值得人們珍視。
生產擴容——移至后臺的未來競爭力
一個很符合邏輯的做法——在市場疲軟、銷售堪憂的階段,裁員、減產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又有誰,逆勢而動,選擇在此時進行生產擴容呢?事實并非完全符合推測,掌上明珠的崇州生產基地落成,全友位于湖北潛江華中制造中心正式投產,曲美北京順義的新工廠也悄然開工……就在2012,一些巨頭們在生產上的動作并不亞于往年。然而,大多數的企業并沒有對這些事件做出更多的推廣,甚至,這些“大動作”卻并沒有讓家具界有過多的議論。盡管我們可以歸結于這些新工廠缺乏一些標新立異的內容,但顯然,無論是企業本身,還是行業人士,對這類話題并不興奮。
當然,增加這些新工廠的決策肯定是在若干年之前,2012不過是碰巧遇上了,估計也有不少老板為此后悔不已,但恰恰是遇上2012,也使得很多企業轉變了對工廠的定位,最明顯的就是將新工廠單一的“產能擴充”價值,擴充到制造設備和流程的升級、更加精細的分工體系,乃至對物流和服務層面的區域戰略部署。
盡管遇上了2012,這些老板們的智慧卻顯得更加難能可貴,面對市場銷售的疲軟和“生不逢時”的新工廠,一分堅持,一分順勢而變,其產生的價值,必然在未來競爭中得以顯現。
品質管控——修煉內功的好時機
家具的品質問題從來不讓任何企業的老板省心,市場越是冷淡,消費者就越是挑剔。另一個層面,由于銷售的艱辛,日趨強化了大家對品質的擔憂——“好不容易促成一點銷售,如果還因為品質問題產生糾紛或是退貨,那真是不要做了!”一位知名家具品牌的資深導購如是陳述,“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店面銷售人員,工廠部分今年也格外注重對品質的管控,聽說還特別成立了由董事長直屬的品質管理中心!”
讓企業對品質重視的原因不僅于此,當產能不再是最突出的瓶頸時,品質問題自然浮出水面,而對于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各類方法和工具已經非常之多,并且,大多數企業都非常清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經系統訓練的低素質生產人員對品質管理的觀念意識不足,加上在快速發展期所建立的不完善的生產體系和管理制度,使得很多企業在品質管控方面欠下了許多“功課”。
“補課”需要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生產壓力不能過大,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又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一種催化劑。于是,2012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個極好的內功修煉時機。盡管我們很難在傳播層面清晰描繪這種在企業內部管理中量變的東西,不過我們相信,但凡是精于審時度勢的企業家們,怎會錯過這么好的時機?
多元還是專一?——投石問路后的堅定
一年前,斯可馨為了突破單一軟體產品造成的市場份額瓶頸,嘗試性地開始了其在實木家具領域的研發制造。通過一年多的嘗試,其研發的實木新品在市場上紛紛折戟沉沙,完全沒有被市場接受。重整旗鼓,今天斯可馨所設計的最新廣告語——“布沙發專家”,似乎映射其將變得更加“專一”。
多元化的故事同樣在發生,曲美在2012年第一次推出“如是中國家”的中式全實木系列——從板式到實木,從北歐簡約到中式古典,基于強有力的生產制造后臺,曲美又一次打破了由材質和風格定義的品牌屬性,而寬泛的產品線也使曲美家具更加符合中國式“大品牌”的定位。
要感謝2012,讓一度成功的家具人膨脹的信心變得冷靜許多,更要感謝在2012的嘗試,使得一些企業更堅定了自身的定位。
產業園——新的火種
對制造業來說,其最大的價值呈現,就在于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穩定的品質,生產出滿足人們需求的產品,家具產業園的興起,就源于此。
產業園的概念在許多年前就被提及,不少地區也進行了實踐,然而在火熱的市場面前,產業園的建設一度淪為了一場圈地擴容的噱頭,其實質的價值完全沒有體現。
一個成功產業園的運作:行業協會,政府,企業,三個核心要素缺一不可,但缺乏市場這樣一個催化劑,三者亦很難產生化學反應,2012恰好提供了這樣一種元素。湖北潛江、河南信陽、安徽宿州,這樣三大全新工業園的興起,恰恰是2012的催化作用,而這個新的火種,為制造價值的全新升級,乃至中國家具制造的未來,又一次孕育了無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