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小侃間”,茶余飯后調一侃。最近天氣越來越冷,南北兩方的小伙伴們開始啟動互掐模式,南方派吐槽“北方人不懂南方的冷”,北方派直呼“南方人不懂北方的寒”!對于掐架許久的另外一對小伙伴——電商和傳統賣場來說,光說不練似乎已經失去意義,掐架本身帶來的質變正在慢慢顯現。受電商刺激的傳統賣場,近期積極轉型,瞄準商業地產領域,謀求發展。此次轉型是否能助力賣場“過冬”?小編給您侃一侃。
電商崛起家居賣場重尋市場出路
據有關調查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家居電商銷售額約為490 億元,占電商銷售總額的4.5%。而震驚數億網民的2013年雙十一的350億,更是讓家居大佬們看到了電商的實力,也感受到了電商的強大壓力。傳統賣場轉型勢在必行,而轉型的契機也已經悄然而至。
一方面,目前家居行業存在行業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等現象,不能很好滿足消費者需求,行業調整正在持續。
另一方面,與競爭有些飽和、甚至慘烈的家居行業相比,房地產的獲利空間相對要大一些。這些家居企業主攻自持物業,這對于一個希望取得競爭優勢、長遠發展的家居企業來說異常重要。“家具賣場的傳統優勢就是商業的運營、物業管理與增值,很多企業都是基于自身的這一優勢,順勢向商業地產擴張的。”業內人士表示,這一點,宜家堅持得很好,它在中國項目的購地,已讓其成為中國最大的外來地主。
紅星美凱龍帶頭進軍商業地產
在電商的沖擊下,傳統賣場紛紛轉型,有的玩起了“O2O”,有的強化賣場的售后保障,有的則是擴充賣場的服務品類,另外一些,則企圖進軍商業地產領域。以全國布局商業地產的紅星美凱龍為例,越來越多的家居賣場開始圖謀轉型,向購物中心方面發展。 紅星商業官網上顯示,未來5年,紅星商業將加快商業地產投資步伐,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開發布局,力爭2020年在全國建成100個愛琴海購物中心。而這100個愛琴海購物中心中有60%將通過改造紅星美凱龍家居賣場等物業完成。
傳統賣場踏足商業地產領域優勢明顯
沒有一個決策者會貿貿然行動,是什么讓傳統賣場選擇走商業地產之路?原因很簡單,針對商業地產領域,傳統賣場的優勢很明顯。
“越來越多的商業市場細分中,毫無疑問,傳統的家具企業更容易挖掘到自己在商業地產運營中的商機。”華西房產研究院研究員溫利陽認為,家居賣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其企業具有傳統的經營優勢、物業管理優勢、人才優勢等,這是很多初入商業地產者所不具備的。幾乎所有的商業地產開發都沒有一個非常詳細的論證過程,所謂的前期營銷方案不過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由此造成的業態規劃、項目論證等風險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傳統賣場在進軍房地產的過程中,設計的產品和未來項目的匹配程度將成為家居業未來商業地產運營成功與否的一大考驗。
小編相信,無論賣場轉型之路走起來多么坎坷,轉型之初會遇到多少困難,只要賣場有決心、有方法,賣場的這個“冬天”總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