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正式進入大數據時代,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
2016年12月6日,為探討大數據時代未來發展之路,由房天下與深圳市家具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家居發展年會暨首屆中國家裝新勢力大數據領袖會在深圳市華僑城洲際酒店盛大召開。家居行業重量級嘉賓就大數據帶來的新動力與新機遇紛紛各抒已見。
現場,不管是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的《大數據時代,釋放“數據的力量”》,還是論壇“‘House’ to ‘Home’,家居產業資源融通與整合”、“從‘互聯網+’到“大數據+”,家裝企業如何變革,創新?”中國家居與家裝行業關注的重點更多聚焦在如何“用活大數據”及“整合產業鏈”上。但是,無論是家居業的消費和環境屬性,還是家裝業處于泛家居下游的產業地位,中國家居業更需要的是一次回歸和蛻變。
侯克鵬:大家居時代的專業化精神
作為中國家具行業功勛領袖,深圳市工商聯副主席、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深圳家具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侯克鵬,在大數據時代依舊將目光聚焦在傳統制造領域,順應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工匠精神”,致力于“大家居時代的專業化精神”的升級與拓展。
侯克鵬指出,在深圳這片全國最具活力、創造力的城市,誕生了最具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民營經濟群體,除了高新技術、物流業、金融業、文化產業等四大支柱產業,家具、女裝、鐘表等八大優勢傳統產業,創造了中國領先的品牌集群及經濟效益。但即使如此,中國大家居產業各品類的創新能力、服務水平不足等問題仍然突出,產業呼喚專業精神的覺醒。
第一,解決品質問題,必須走標準升級之路,10月10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的“深圳標準”(家具類)的深圳市經濟特區技術規范發布,以全面超越國標,比肩歐標的要求推動制造品質提升。第二,解決服務問題,不管大數據對消費者行為定位分析多精準,家具最終要實現一個“完美家”的體驗,如果不能解決運輸、安裝等服務問題,如何提升消費者對于家的精神需求。第三,解決品牌問題,再優秀的產品設計,再精準高效的渠道建設,如果沒有相匹配的形象與品牌傳播,“大數據”推送的效果有可能適得其反。
產品、服務、形象,只有在遵循大家居時代的專業精神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家居企業的整體實力,才能為大數據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從而在轉型中取得品效多贏的局面。
關永康:精裝趨勢下的渠道變革
從電子商務到“互聯網+”,再到大數據,中國泛家居產業鏈各環節到底該關注什么,又朝何方轉型?深圳家協副會長、深圳家協住宅精裝研究院院長、深圳家具研究開發院副院長關永康根據多年與泛家居最上游房地產業的合作經驗,深度解碼精裝趨勢的未來變革。
關永康以數據說話。
就城市而言,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江蘇、山東、浙江、河南、河北、安徽已經出臺了住宅精裝政策,這些城市中深圳、上海新建住宅精裝比例超過60%,河南、山東、浙江預計2020年多層及高層精裝比例80%以上。另外,三四線城市精裝總比逐漸提高,預計2016年底規模提升到40%。
就產業而言,全國萬科、恒大、碧桂園、綠城等50強房企,今年1到9月份的精裝比例為59.3%,40家企業推出45萬套精裝房;而深圳信賢、鄭州建業等非50強房企,今年1到9月份的精裝比例為40.7%,393家企業共推出31萬套。全國預計2016年共推出95萬套精裝房,而這個比例在未來將不斷上升。
隨著越來越多精裝房的出現,房企已經將服務從建筑向設計服務、施工服務、裝修主材、固裝家具等下游產業鏈整合,中國家居和家裝產業正在經歷一個被“跨界打劫”的時代。作為企業,是應該關注大數據搶占用戶,還是趕緊向上游集結,避免被蠶食的命運。
精裝房的快速發展,加速了下游各個品類的合作重組,對此,關永康認為“產業鏈重組成為必然”,企業只有兩種應對途經:一是向深度挖,二是向寬度拓展,從而由單品類機極致的體驗感受向“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者”升級。
對于中國家具產業發展趨勢,深圳市家具行業協會無疑是引領者和推動者,不管是深圳家協住宅精裝研究院對住宅精裝產業化的研究,還是深圳國際家具展由家具貿易向全渠道的拓展,還是深圳時尚家居設計周對于國際設計資源的整合平臺。深圳家協一直在行動。
當然,中國大家居產業面臨的挑戰不僅于此,工匠精神、大數據、住宅精裝趨勢下的渠道變革、家居產業資源融通與整合……經濟全球化下的中國經濟已經呈現融合大趨勢,不管是建筑、家裝,還是家具、設計等產業,只有打破產業壁壘,加速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中國家居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