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是一種什么體驗?
金牌廚柜 潘孝貞:實話說壓力更大、更忙,一方面來自于監管和規范的要求,因為有更多的媒體,更多的監管機構在監督你,迫使你經營管理上要更規范,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反正有人在,挑刺兒,監督。
皮阿諾董事長 馬禮斌:整體來講,因為定制看起來是大行業、小企業,大的企業在號稱1萬億的市場里面,甚至更多4萬億的市場里面占比特別低,看起來還有很大的機會。
單品類 VS 多品類
金牌廚柜 潘孝貞:實話說壓力更大、更忙,一方面來自于監管和規范的要求,因為有更多的媒體,更多的監管機構在監督你,迫使你經營管理上要更規范,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反正有人在,挑刺兒,監督。
另一方面,沒有上市之前,大家的數據彼此都是非公開、非透明的,做得好不好自己心里知道,現在大家的數據都是公開,兩個月以來壓力更大,也充滿了前進的動力。
第三,現在衣柜行業有8家企業在主板上市,應該講形成了第一陣營,競爭會更激烈。我覺得借助資本的翅膀,行業會進入資本時代。
中國的家居行業,特別是櫥、衣柜這個定制行業在當下在環境,有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實際上成為一個大熱點,借助資本的力量會有進一步的更激烈的競爭。
我們可以預見到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上市企業會有很多這方面的動作,不管是上下游、資源的整合還是國際的并購,還是橫向之間的合縱連橫,一場大戲將逐步拉開序幕。
皮阿諾董事長 馬禮斌:整體來講,因為定制看起來是大行業、小企業,大的企業在號稱1萬億的市場里面,甚至更多4萬億的市場里面占比特別低,看起來還有很大的機會。
但這個行業由于自身的多樣化、非標準化,很多企業效能又很低,又很難短時間內做大,因而機會與挑戰并行。
這兩年隨著資本市場的冷靜,國家監管得更嚴格,國家要提倡在本業上開花結果,所以導致大家也更需要在本業上去努力,所以我相信未來的資本市場也會跟以往的資本市場不太一樣。
對大部分企業來講,資本市場無非就是一個融資平臺,有了融資平臺你自己還是想要干什么,還是能干成什么,還是要去思考這一點。
大信廚房 龐學元:我們認為定制行業不是因為缺資金才沒有很好的發展,關鍵是技術的突破。
家具行業100多年沒有進行真正的整合,主要原因不是資金問題,如果是資金問題早就該整合了,4萬億市場中沒有超過100億的,這本來就不是大生產下情況下的結果,它可能是技術上需要突破,或者是它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我認為信息化的到來,互聯網的到來,加上技術的重大突破是行業整合的關鍵點。
單品類 VS 多品類
百V櫥柜 巫敏:我覺得很多年前就討論過這個話題,又幾年過去了,我們回頭再來談。
實際上,雖然說在廚房里的櫥柜和在臥房里面的衣柜好像屬于兩個區域,被認知為兩個不同的行業。
但是,二者有很多相通之處,第一,板式類的制作在品牌推廣、渠道建設上有共體,只不過以前各走各的渠道。
在單品渠道的時候,因為我們要追求客戶均值最大化,因而發展到今天的全屋定制。通過幾年磨合,我們覺得全屋定制的可行性非常大,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提高了在制造環節的效率。
在營銷渠道和品牌推廣上,多品的綜合效率比單品效率有很大提升,包括我們現在從做櫥柜到全屋定制的產品,市場接受度和經銷商的適應度也非常高。
司米櫥柜 劉澤勤:作為企業的戰略發展來講,品類擴張之前最好把自己的主業做好,不要盲目。
如果要做大家居,首先把自己的主業必須要扎實,扎實了以后再第二個品類進行擴張,不要一蹴而就。因為整個定制企業的鏈條運作比較長,對于后臺的要求也比較高。
我們行業里面其實有兩個發展方向:
第一,大家居,像歐派把各個品類做強之后再整合;
第二,全屋定制。
我覺得在走的過程中,還是要根據自己企業的特性,跟自己企業目前的基礎來選擇自己的道路。
瑪格家居 唐斌:除了從企業層面之外,我們要更關注消費者的層面,以及消費者未來的趨勢。消費者未來一定是以空間為解決方案,圍繞空間做產品,我們櫥柜也好,木門也好,只是這個空間里面的一個部件,未來消費者的大趨勢一定是空間及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方案,提供完美空間組合,以及整個風格、功能的實現。
但是為什么前幾年我們不能做?因為在十年前,我們的信息技術、智能裝備、設備等等都不足以支撐。但是到了今天,我認為未來這個方向是能實現的。
凱蒂 嚴紅:我覺得做生意還是不要太追逐概念,叫整體家居也好,全屋定制也好,還是叫定制衣柜也好,其實最終一句話就是要解決人居生活。到底是不是能夠給消費者真正提供全屋的解決方案,這是從業人員應該思考的。
在我們的大數據統計當中,衣柜依然占整個定制的很大一部分,就目前來講,用于整體家居這個空間收納解決方案的產品,依然是這些定制企業里面銷售主流的產品。
那么其他方面的,比如說整體家居里面的,類似于床、沙發等等,到底是不是也需要定制,其實我覺得真的不一定。
夢百合 倪張根:現在幾乎就變成了無定制、不家具,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很多人說未來要做到幾百億的規模,必須要做全品類,他們說全球做到幾百億美金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全品類,比如說像宜家,我也認為是對的,但是我們的能力足以去支撐全品類嗎?
你能把這個東西做好,你一定能把另外一個東西做好嗎?我覺得我做不到。
索菲亞剛剛收了一個做木門的企業,但是它沒有用索菲亞品牌,這一點非常非常關鍵,這也是定位理論里面一個核心的點,不要因為索菲亞特別有名以后,就所有東西都叫索菲亞。
我認為今天在座各位,如果哪些東西你做得特別好,應該專注,如果類似于索菲亞這種定制類的產品,把它叫做定制是應該的,但不一定所有人都叫定制,這是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
大信廚房 龐學元:定制可以變成無限制,我們為什么有這么大的空間?一是顧客的需要,二是我們的能力可以實現,三是我們這種智能制造的方式,創造出來的成本低于傳統家具。
金牌廚柜 潘孝貞:過去在臺上,我永遠是強調只做櫥柜,很多用戶忍了18年,最后沒忍住,感覺吃不飽,還是做衣柜了。我們的工程市場、零售市場、代理商最終推動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我自己感覺做櫥柜、做衣柜看著都是板式家具,好比一個武林高手耍劍和耍刀,看起來好像差一點,但實際上也差很多,我們從0做到了1,我們衣柜家具同行們已經到100了,我們的幼兒園水平,還慢慢來。
我覺得一個品類沒有做到第一的時候,一般不去想第二個品類。但是這個事情我們以前也有一點點誤解,實際上在消費者心理都是一種板式家具,它有這種顏色和風格的協同問題,所以消費者的心智里面,櫥、衣柜不一定分開的。
我覺得定制絕對是一個大趨勢,但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相比標準化的產品成本還更低,我認為是不可能,只能無限逼近于大規模制造的成本和效率。
因為現在中國的房地產非常貴,我跟消費者經常溝通,一個廚房或者臥室幫你做定制,多創造利用價值,也就為你省了幾萬塊,所以多付出一點點的成本是非常值得的。
如何應對房地產市場走低?
大信廚房 龐學元:關鍵是競爭品,產品是用來競爭的,
過去的定制家具,原始的定制為什么被工業化的板式家具干掉?效率低、成本高、時間長、不可控。我們一定要重視技術進步,反對同質化競爭,大家都用一個軟件、一種方、一種模式,然后在市場上打價格戰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技術創新,真正做到有一天你的產品有競爭力才行。
司米櫥柜 劉澤勤:司米櫥柜在前幾年進入市場的時候,櫥柜行業是相對比較成熟一點的,競爭更激烈,因為各路群雄的位置已經占據了。衣柜除了索菲亞一枝獨秀,其他企業還離得比較遠。在這種情況下,我也曾經思考,我們該怎么樣突圍。
首先,在市場上要有自己獨特的符號跟品牌DNA。因為跟法國合作,所以我們在調性上定位為中高端產品。
其次是后臺系統。我們這個行業靠品牌、靠資本不一定能夠真正走出來,要靠你整個運作鏈條。
在后臺運作方面,定制行業里,包括跨界來做櫥柜、衣柜的,到現在都沒有幾個做成功,方太、老板、美的、海爾都跨界做櫥柜、衣柜,到現在為止,沒有哪一家做成功了。延伸過來做的,像圣象、箭牌,相信有它們的感想。
在這整整三年,我花了兩年時間在運作后臺,從信息化、訂單流程管理到服務體系,做了大量的工作來保證前端運作。現在我們的改補率、非標率非常低,投訴就會少,具備了這方面的基礎之后,就敢于大規模的往前跑了,未來這三年將是我們渠道快速擴張的三年。
皮阿諾 馬禮斌:未來房地產市場的下行一定會對我們的下游產業有競爭的壓力,這是百分之百的。問題是這么大的一個行業里面,如果我們有自己的獨特殺傷力,誰來也不怕。
圖森木業 王維揚:房地產調控會有一些影響,可能接下來比較大的影響是精裝修房。但房地產調控因為跟太多行業相關了,國家投資占我們整個投資比例很高,如果跌下去了,政府的政策肯定會改變的。一句話,定制行業還大有作為。
瑪格家居 唐斌:我一直認為定制行業未來3-5年還是充滿著機會。
今年國家政策調控,不光是地產調控,其實對我們定制行業來說,環保、稅收以及規范的調控比房地產對我們的影響可能會更大。特別是環保調控去掉了很多的家居制造業產能。但是對于有質量的企業來說,只要是優勢產能,國家會保留你,這反而是一個利好。
消費升級對于有優勢品牌能力、有產品能力的企業來說,也是充滿著機會。
百V櫥柜 巫敏:我個人認為這個行業也有一定的隱憂,因為全屋定制這個行業的制造和運營體系,相對普通的制造業有巨大的區別,是非常非常難做到的。
大產值企業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企業規模化是過億的,更多的是幾千萬,這么火熱的一個行業背后,制造業體系建設還有巨大差距。這次展覽會有這么多品牌來參展,我作為一個專業人士去參觀以后,我認為很多品牌的準備工作是做得不夠的。我們這個行業里的從業人員們應該把握好這一兩年的機會,練好內功,扎實自己的體系。
金牌櫥柜 潘孝貞:我覺得我們這個行業是幸福的行業,充滿著希望的朝陽行業。
第一,改善居住環境的需求永遠存在,所以房地產調控不需要太擔心。
第二,定制行業會慢慢搶占原來很多傳統的家具或者裝修的市場份額,在大環境、行業增長乏力,甚至在滑坡的情況下,定制行業一路高歌。
第三,定制這個行業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我估計它不會超過整個市場總量的2%-3%,甚至有可能不到1%。但是定制家居未來一定會出現巨頭,因為規模優勢非常明顯,未來行業會整合,產生馬太效應。
第四,國外還有廣闊的空間。
皮阿諾 馬禮斌:確實我認為未來會比較艱難。未來洗牌會洗得很厲害,我認為最多是三年左右的時間。
為什么會這樣說?其實除了歐派和索菲亞有超過2000多個渠道以外,其他所有品牌幾乎是幾百,一千多就算多了,當一個企業多到兩三千個網點的時候,這個行業的洗牌就開始了。
家居行業的獨特性是,如果你抓住自己的定位,不要想得太大,也許活得很滋潤,誰都干不死你,但是要到全國競爭確實會比較慘烈,我認為頂多三年。
另一方面,這個行業最難的是人,創新是結果,結果的背后是人。因為這個行業到今天為止,人才并不太流通,好的專業化人才也沒怎么出現,但是未來兩三年會有大把的人才在流動,誰抓住了未來的人,誰就抓住了未來的天下。
凱蒂家居 嚴紅:上游關于房地產調控的問題,我倒覺得可能越是定制的行業,反而因為房地產調控,可能會越有它自己的生長空間。
因為房地產調控導致很多人買不了房了,但是我現有的房子怎么辦?一定要改造,給細分的定制家居市場帶來無限的可能和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