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具家居是個萬億元級別的市場。整體年增長率約 8%,其中定制家具企業近年來營業實現 30-40%的高速增長,大幅超過家具行業整體的增長率。
家具企業近年也頻頻登陸資本市場,其中頂固衣柜、曲美家居等企業都推出了定制業務,索菲亞在 2011 年成為定制家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2017 年尚品宅配、歐派分別登陸創業板和主板。
無論從資本市場來看,還是從目前定制家具 30% 左右的滲透率看,定制家具未來都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和尚品宅配、歐派等定制家具企業相比,木德木作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了”前店后廠“模式,一家工廠店的面積一般是 1500 平米,一半展廳,一半工廠。類似汽車 4S 店,選址也通常選在汽車 4S 店附近。
目前木德木作在武漢、荊州、荊門、襄陽、蘇州、嘉興等地開設了 10 家工廠店。
為什么采用工廠店模式呢?創始人吳松竹認為原因主要有兩點:
首先,提高產品性價比,實現真正的”廠家直銷“,去掉中間商,價格比競品便宜 40-50。吳松竹告訴36氪,如果是年輕人 60-120 平米的公寓全屋定制,在武漢 3 萬元就可以完成(根據不同需求和城市,價格區間是 3 萬元-10 萬元)。
其次,解決消費者的體驗、信任問題,門店工廠全透明化,消費者在前店和設計師溝通,在后廠可以親眼看到自選的板材如何被加工生產,甚至能親自下廠體驗生產流程。目前用戶德進店轉化率在 40-60%。
當然,要實現對分布式工廠的高效管理,需要兩個前提。一是數字化生產,二是信息化管理。木德木作采用的是全進口的電子數控生產流水線,系統匹配用戶的量房和設計數據,各道生產工序都實現了自動化,工人只需進行基本操作。每家工廠店需要銷售設計10-20人,生產工人7-15人。
對于這種模式,我也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集中式大工廠是否成本更低?第二,前店后廠的重模式如何快速擴張?對此吳松竹回應,首先由于做的是定制家具,集中生產也難做到顯著降低成本;第二,木德木作現在以工廠店覆蓋地級市,以不含工廠的服務站輻射區縣級以及發達的鄉鎮級市場。同時在某些城市開設合伙工廠店,合資開店,總部直營(商品仍然是工廠直銷),總部和合伙人共同承擔前期投資,分享利潤。
據了解,木德木作的單店年銷售額平均在 2000-3500 萬元,家具產品的毛利率 55%。建店周期三個月,經營一年半左右能夠收回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