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40UNDER40中國(深圳)設計杰出青年評選啟動禮暨廣東榜“還原真實”設計思享會,在深圳OCT華僑城創意園僑城東路99號隆重舉行,來自行業協會、各大設計機構的設計師及媒體150余人齊聚一堂,為設計而來。
40 UNDER 40廣東榜評審顧問——SIID第二屆執行會長、于強室內設計師事務所總經理/設計總監于強、SCD(香港)鄭樹芬設計事務所創始人/設計總監鄭樹芬,以及CIDA中國設計師俱樂部秘書長張俊富、深圳市人居環境研究會秘書長景從容、現代裝飾雜志社總經理張志有、廣州市領路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文松,4040廣東榜運營機構——廣州卡撒傳媒總經理陳曉云、YOU設計聯合創始人向莉,酷家樂設計生態總經理王喜丹、廣州諾貝尼家居有限公司全國營銷總監陳理臻、鷹牌陶瓷代表鄧德通等業界嘉賓為活動助陣。
作為深圳設計中堅力量的代表,金螳螂深圳設計院院長宋飛、深圳太合南方設計事務所總設計師王五平、SCD鄭樹芬室內設計(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創意總監杜恒、深圳市尚石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彭林、深圳市菓爾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創意總監向凱、DHO國際設計聯盟機構設計總監、長城裝飾集團設計院執行院長蔣瑩、深圳柒點室內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黃昌浪、深圳迪諾建筑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胡榮等出席活動帶來精彩分享。
* YOU設計聯合創始人周滺滺擔任主持人
“40 UNDER 4040中國設計杰出青年”年度榜單由廣州設計周發起,YOU設計與廣州卡撒傳媒聯合運營廣東榜,YOU設計獨立運營深圳榜,鷹牌陶瓷作為全國戰略合作伙伴,同時,廣東榜得到酷家樂、諾貝尼全屋定制的全程協辦,鷹牌陶瓷深圳旗艦店對深圳榜給予了大力支持。
* YOU設計聯合創始人向莉致歡迎辭
YOU設計聯合創始人向莉首先致歡迎辭,她表示,作為40UNDER40廣東榜的聯合運營機構以及深圳榜的獨立運營機構,YOU設計對深圳有特別的感情,希望將深圳的優秀青年設計師通過廣州設計周、通過40UNDER40榜單的評選,推向更大的舞臺。
* SIID第二屆執行會長、于強室內設計師事務所總經理/設計總監于強致辭
SIID第二屆執行會長、于強室內設計師事務所總經理/設計總監于強先生在致辭中談到,40歲對于設計師來講是一個很關鍵的年齡,思想更加成熟,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樣做。加之現在媒體及平臺等外部環境提供給設計師的機會非常多,青年設計師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收獲更好的事業成就。同時,于強會長還代表SIID向青年設計師們發出邀請,加入SIID青年設計師委員會,共同助力深圳設計的未來。
* 4040廣東榜運營機構——廣州卡撒傳媒總經理陳曉云介紹40under40榜單參與辦法
* 鷹牌陶瓷代表鄧德通致辭
* 金螳螂深圳設計院院長宋飛發表主題演講
金螳螂深圳設計院院長宋飛的演講從《BAZAAR芭莎藝術》雜志說起,從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到隋建國《衣紋研究——瀕死的奴隸》,再到屹立時尚圈30年不倒的Madonna麥當娜、英國當代藝術家翠西?艾敏……宋飛先生表示,與設計相比,藝術是設計語言相對寬闊的表達,設計很難用情緒表達出來,但設計師可以。
他還從餐飲的角度來看設計,譬如米其林與傳統川菜的定價,兩者相去甚遠,這也是兩種設計觀的差別。為什么西餐出品比較好?因為注重食材本身。“所謂‘還原真實’,我覺得就是關注食材本身,關注思想本身,把束縛我們的觀念拋棄,沒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 深圳市尚石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彭林發表主題演講
深圳市尚石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彭林帶來以《讓設計回歸理性》為主題的演講,他認為,設計是一個理性的選擇,還原真實,就是發現事物本真之美。現實中客觀存在的事物是有原因的,設計是把現實中存在的東西,通過一種更科學的理性方式排列呈現出來。通過蘇南旭輝吳越府和長沙旭輝湖山賦兩個項目的闡述分享,彭林讓觀眾感受到了理性邏輯賦予設計的強大能量。
* 深圳太合南方設計事務所總設計師王五平發表主題演講
深圳太合南方設計事務所總設計師王五平以《中國式優雅奢華》為主題帶來分享。“在東方的雅境中,用東方的氣質美學營造空間。”他表示,在設計行業發展的20多年歷程里,設計師更多的是受外來文化影響比較大,到如今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找到文化自信,回歸本土文化。因此他也提倡,設計師在吸收國際文化的同時,還要對自己的民族文化加以吸收和傳承,還原設計中的本土文化。
* SCD(香港)鄭樹芬設計事務所創始人、設計總監鄭樹芬先生壓軸演講
SCD(香港)鄭樹芬設計事務所創始人、設計總監鄭樹芬先生帶來關于“雅奢主張”的壓軸演講。他談到,用好的設計成就項目,并借助項目傳達那種文化里最好的狀態和精神。排除設計師的一切自我主張,最大限度的追求在生活場景中使用時的功能性與舒適度,才是最高境界的設計。
通過成都?武侯?金茂府售樓處設計過程的分享,鄭先生談到,對藝術、對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會在商業空間設計領域產生與眾不同的影響。對于住宅項目,SCD則希望加入不同的文化元素,設計出不同風格的項目。他還通過三個在香港及內地的私宅案例,特別談到藝術品在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和意義。他告訴年輕設計師,要幫助客戶提升生活品質,同時多關注藝術品行業,尤其是面對私宅客戶,對原創藝術品選擇的引導也越來越重要。
* 酷家樂設計生態總經理王喜丹分享
作為40UNDER40廣東榜的全程協辦單位,酷家樂設計生態總經理王喜丹帶來主題分享——《賦能設計師 讓好設計被成全》。她談到,酷家樂的初心,是依靠技術去提升用戶體驗,讓家居設計簡單又好玩。目前,酷家樂已有1500萬注冊用戶,認證設計師達400萬,每天有100萬次的渲染,產出20萬套的VR設計方案。“設計師專注做好設計、選品和落地銜接;酷家樂專注設計工具、供應鏈整合、購買和落地體驗。”
* 諾貝尼全國營銷總監陳理臻分享
“暖心科技 全屋定制”的廣州諾貝尼家居有限公司,也全程協辦了本年度40UNDER40廣東榜活動。諾貝尼全國營銷總監陳理臻在演講中談到對設計的理解:設計是一種美化,是把本身非常樸素的東西,通過設計師的雙手變得美麗且舒適;設計也是一種整理,會把錯綜復雜的東西,通過設計師的生活方式把我們的家歸整得非常有條理;設計更是一種科學,能夠把家庭環境,通過設計師的手合理地把過去、當下甚至未來的東西融入到場景過程中。“極簡家居設計能改變生活”,諾貝尼希望與設計師一起,把這些理念傳遞給更多的消費者。
* “還原真實”主題對話嘉賓:杜恒、向凱、蔣瑩、黃昌浪、胡榮(從右至左)
專業的主題分享之后,一場40分鐘的“還原真實”主題對話,讓整個會場的氣氛變得輕松,像朋友間的對話、談心,卻又干貨滿滿。特邀主持人——SCD鄭樹芬室內設計(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創意總監杜恒以她獨有的主持風格和專業素養,與深圳市菓爾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創意總監向凱、DHO國際設計聯盟機構設計總監、長城裝飾集團設計院執行院長蔣瑩、深圳柒點室內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黃昌浪、深圳微空間設計創立人&設計總監胡榮等四位嘉賓侃侃而談,觀點的碰撞令觀眾感受到青年一代的思考,百家爭鳴的論壇現場,令全場掌聲、笑聲不斷。
* 特邀主持人——SCD鄭樹芬室內設計(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創意總監杜恒(右)
杜恒:什么是真實的設計?
向凱:我們所做的設計是面向未來的設計,而不是當下的設計,所以要積累很多的元素、很多的能量,加持到未來的空間,讓空間呈現得更好。我理解的真實的設計,在于每一個當下的積累。
* 深圳市菓爾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創意總監向凱
蔣瑩:首先,我們每天面對的每張圖紙都很真實,因為細小到毫米,一件家具如果尺寸差一公分就放不進去,所以每天面對真實的事情,都要有認真的態度,這是我做設計比較在意的。第二,設計方案能不能落地,呈現真實的設計,還需要認真跟業主、施工方、材料商做深度的交流和溝通,所以溝通也是設計真實性的一部分。
黃昌浪:還原真實,強調的更多是一種回歸,我所理解的真實性應該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客戶想要的設計,另一個層面是設計師憑自己對生活和商業的經驗和累積,反饋給到客戶內心想要的設計,回歸真實,讓設計達成更完美的結果。
胡榮:真實的設計,是尊重自己的初心。我們很多時候做設計,是當成職業或者賺錢的狀態,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設計師更應該遵守自己的初心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杜恒:幾位說得很好。第一,設計是解決問題;第二,設計要靠很好的積累;第三,設計要有很好的態度,就包括腳踏實地。喊口號不是真實的設計,更重要的是我們怎么樣把它落地。
* DHO國際設計聯盟機構設計總監、長城裝飾集團設計院執行院長蔣瑩(中)
杜恒:如何通過設計、管理、品牌營銷,令你的公司永續經營?
向凱:第一,不斷的學習;第二,作為管理者要帶動。我把公司當成一個道場,我和同事都在修煉,基于這樣的理念,大家在一起很開心。我在創業當中學到很多,我的同事在團隊中得到的正面能量也會帶到他們的家庭里,我們之間是一種正面能量的互動。
蔣瑩:從公司的經營角度來講,大家都有一個參照,特別是年輕人,更多的參照是深圳大公司的經營模式。我們公司現在實行合伙人的模式,首先各個職能部門要完善,要有高手加盟。修行或者修煉,都是在非常激烈殘酷的項目當中提升,所以大家能在深圳做設計,都是非常強的。
黃昌浪:年輕可以很自信,我內心還是很自信的,但我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在創業階段,危機感特別強,談永序經營有些不真實。特別是年輕的設計師,應該是先求生存,后面再考慮永序的事情。對我自己來說,公司要保持一種好的狀態,個人要保持好的心態。有求生存的態度就能重視每一個項目,就能保護設計和公司內部的管理,能有意識的處理信息。
胡榮:設計公司有兩種,一種是做規模型的,做一個大的平臺,還有一種是小規模的工作室,我們是一個小工作室的狀態,要想客戶來找你,就要不斷滋養自己,你的專業能力要完善,積累前期要尋找機會的能力,讓人家相信你。同時多走出去看好設計,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審美,當你達到一定高度之后,機會就會來了。
杜恒:設計行業有規則,每個人可以堅持自己的規則。我一直在想,公司在這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品牌背后的服務和產品的支撐力到底怎么樣?你真正在這個行業的價值和貢獻,不是坐在媒體面前說兩句話就可以的,而是要做一些倡導性的作品,這是很重要的。
* 深圳柒點室內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黃昌浪(中)
杜恒:如何不斷突破自己,打破陳規?
胡榮:做設計首先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有一些見識,所以我每年都會走出去看一些好的設計,看的時候會改變自己對設計的理解和認識。人的觀念改變是第一步的,觀點改變了,對設計的認識完全不一樣。當一個客戶需要好的理念時,你至少有一個角度給到他,如果你沒有前期的積累和滋養自己,你會不知道怎么做。
黃昌浪:對于我自己來說,勤奮才是最重要的。為什么設計上會有很多的短板?因為不夠勤奮。我想達到成熟的、比較有創意的設計,就需要向一些前輩學習、積累沉淀。今天的話題“還原真實”也算是一個答案了,結合項目的訴求和我們的設計,找到真實的需求,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做一個新的創意。好的累積才有好的創意。
蔣瑩:對設計師來說,創意是比較難的,怎么樣在這么多風格當中做出自己不一樣的東西,我覺得真的很難。要提升自己需要各種學習、交流,最終還是要自己積累、總結,才能有一個提高。需要有一個沉淀的過程,你在20歲不可能成為一個大師,如果能,那就是天才了,但這種天才很少,所以我們要靜下心學習。
向凱:我認為設計創意并不難,因為設計很多時候由感性和理性結合,每一個案例需求不一樣,呈現出來應該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把溝通打通,發現客戶的需求,會把每一個項目做得不一樣,難的是怎么樣讓自己從設計師的動作轉變成為支持他人未來生活的角色,這是很重要的。所以有很多設計師在美的環節里做了很多功課,但還是會一意孤行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是客戶,這是不正確的。當你從感性過渡到理性的環節時,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客戶有很多的需求令到你不一樣,我們未來做設計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過渡,再從理性回到習慣性的過程,這是我們40歲左右的人面對的觀念。
杜恒:我覺得設計絕對的創意不存在,一定需要延續,我們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再努力表達你的方向,這是創意的部分,怎么樣突破陳規?我的感覺是材質的對比可以隨便玩,文化的元素可以隨意跨界,設計是很好玩的,規矩我們需要遵守,但美沒有標準,可以打破規矩。只要內在的底氣夠,服務任何客戶都是OK的。
* 深圳微空間設計創立人&設計總監胡榮
杜恒:企業經營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向凱:我碰到最大的困難是管人。我們一直在找一種方法,探討能否形成一種氛圍,讓大家自由的發展,但是很難做。我覺得還是守護一種感覺,把生活和設計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觀念,生活是一個人還是多個人的不重要,有自在感很重要。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走不長久,所以管人很痛苦,或者干脆就不管,由理念領導。
蔣瑩:我也同意管人是挺難的。第二點,公司要進步,怎么樣在機制上有創新,有凝聚,把架構做得更好,也是比較難的。
黃昌浪:如果從專業上來說,設計本身不是困難,我理解的困難就是管理、市場定位等等,這些對我來說是困難,但可以交給專業的人做,我們做好設計就行了,類似運營,很多創業公司都會遇到問題。所以對我來說沒有很困難的事情,很多都是必須要面對的,要放平心態。
胡榮:每個人的困難都不一樣,比如怎么樣做到有質量的項目。我現階段的困難,主要是個人經歷不夠,我需要讓自己的經歷多一些,把項目做得更好。還有就是怎么樣讓公司的員工和你有一樣的理念和追求,把項目做好。管自己容易,但是員工和很多時候和你不一樣,做到價值觀同步比較難。
杜恒:不同階段我們遇到的困難不一樣,比如我想做什么樣類型的項目,怎么努力才能拿到那個項目;第二,我怎么樣建設我的團隊,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支撐我想拿到的項目;第三,我的團隊要給公司的品牌和客戶創造怎樣的價值,這也是困難的一個階段。我遇到的困難是如何讓設計師很快樂的工作,有責任和使命感地做設計,把追求當成熱愛,而不是求生的工具。每個階段碰到不同問題的時候,你是用怎樣的心態,來克服問題,付出之后一定會有收獲。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夠真正面對問題,都能走進成功,有夢想就能走向成功。
* 嘉賓私宴環節的特邀鋼琴表演
* 嘉賓私宴,溫馨交流